劳动素质目标和措施9篇劳动素质目标和措施 第1页共10页2020中小学劳动教育工作方案劳动教育实施方案(详细版) 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基本要求,是实施素质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劳动素质目标和措施9篇,供大家参考。
篇一:劳动素质目标和措施
1 页 共 10 页 2020 中小学劳动教育工作方案劳动教育实施方案(详细版)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基本要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是培养广大青少年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方式。为进一步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北京市《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实施意见》等文件要求,结合区域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我校劳动教育工作将以课堂教学改革为突破口,加强劳动基地建设,以“实践育人”为基本途径。坚持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参加丰富多彩的劳动实践活动,积极探索劳动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增强学生的劳动观念,培养学生的生活、生存技能,在动手动脑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二、劳动教育领导小组 组 组
长:xxx
第 2 页 共 10 页 副组长:xxx xxx xxx 成 成
员:xxx xxxx xxxx
班主任 三 、基本原则 1. 育人为本。坚持立德树人为根本,准确把握劳动教育的价值取向,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增强对劳动人民的感情,以诚实劳动报效国家、奉献社会。
2. 遵循规律。将劳动实践教育有效融入到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根据中等职业学校学段特点、学生特点、学业特点,与专业发展有机结合,选择恰当的劳动项目和内容,安排适度的劳动时间和强度,做好劳动保护,确保学生人身安全。
3. 融合专业。结合学生专业学习过程和特征,探索建立产教融合的劳动教育方式,将劳动教育与实习实训活动有机融合,明确劳动教育时间,弘扬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劳模精神。强化诚实合法劳动意识,培养科学精神,提高创造性劳动能力。
4. 实践导向。将劳动实践作为中等职业学校开展劳动教育的主要途径,让学生直接参与生产劳动过程,增强劳动感受,体会劳动艰辛,分享劳动喜悦,掌握劳动技能,养成劳动习惯,提高动手能力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主要目标
第 3 页 共 10 页 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培养学生理解和形成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牢固树立尊重劳动、崇尚劳动的观念,热爱劳动,尊重普通劳动者,形成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
通过劳动精神教育,增强学生职业荣誉感,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培育学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和爱岗敬业的劳动态度。通过劳动实践教育,培养学生具备满足生存发展需要的基本劳动能力,形成良好劳动习惯。创新劳动教育模式,“五育”并举,“五育”融合,知行合一,逐步建立有我校特色的劳动教育模式,建立新颖高效的劳动教育体系。
用 3-5 年时间,争创省级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和劳动教育特色示范学校,实现中职劳动教育常态化,形成学校、企业、社会、家庭普遍重视劳动教育良好氛围。统筹区域多样化劳动教育资源,推动建立科学的课程体系、丰富的教育资源、多样化的方式方法、健全有效的教育机制,形成立体、开放的中等职业教育劳动教育体系。
五 、工作措施 (一)科学建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将劳动教育纳入中等职业学校人才培养方案,根据培养目标,结合专业特点,以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为主要内容开展劳动教育,结合产业新业态、劳动新形态,注重选择新型服务性劳动的内容,形成具有综合性、实
第 4 页 共 10 页 践性、开放性、创新性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设立劳动教育必修课程,劳动教育课每周不少于 1课时,其中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专题教育每学年不少于 16学时。将学生管理一日常规与每天劳动时间有机结合,与实训实习有机结合,发挥实习实训课在劳动教育中的载体作用。结合学科、专业特点,有机融入劳动教育内容。每学年设立一个集体劳动周,根据专业、年级实际情况自主安排。根据需要编写职业学校劳动实践指导手册,明确教学目标、活动设计、工具使用、考核评价、安全保护等劳动教育要求。结合学生综合素质培养,鼓励学校与企业合作或自主开发劳动教育校本课程,结合学校、社区、社会资源,开发家政、烹饪、手工、园艺、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社区劳动实践课程。开发校外劳动实践教育课程。职业学校要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现代农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及其他战略新兴产业,结合专业设置,基于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开发企业劳动实践课程。
(二)有效组织多种形式的学校劳动教育实践 践 发挥学校在劳动教育中的主导作用。切实承担劳动教育主体责任,明确实施机构和专职人员,开齐开足劳动教育课程,不得挤占、挪用劳动实践时间。将劳动课程纳入学校课程管理,明确劳动教育目标,根据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特点设计学生劳动技能培养目标,将学校、企业、社会、家庭劳动实践有机结合,有序开展。统筹组织好学校劳动实践。结合
第 5 页 共 10 页 学生管理一日常规,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为学生创设参与校园卫生保洁、绿化美化、食堂劳作、教室环境美化、实训室清扫、勤工俭学等劳动实践岗位,建立学校、系部、班级劳动实践岗位系统图谱,引导学生自主制定校内劳动实践公约,倡导学生自治管理,形成“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劳动服务理念。组织实施好劳动周,有计划地组织学生走向社会、企业,参加校外劳动锻炼。基于产教融合的企业劳动实践。充分利用校内、校外实训基地及生产性实训基地,鼓励学生用技能参加劳动,通过劳动促进各专业交流,引导学生尊重规范和标准,积累职业经验;将劳动教育和创新创业相结合,鼓励创新型劳动,激发学生劳动的内在需求和动力。
(三)积极开展力所能及的家庭劳动 充分发挥家长职责。各班级要通过各种信息渠道和沟通形式,广泛宣传加强劳动教育的意义和措施,使广大家长深刻领会劳动实践在学生学习、生活和未来长远发展中的积极意义和作用,引领家长自觉成为孩子家庭劳动的指导者和协助者,形成育人合力。合理安排劳动作业。针对中职学生年龄特点和个性差异,明确家庭劳动内容,布置力所能及的家庭劳动作业,以一定形式保持与家长的交流反馈,并表彰鼓励积极参加家庭劳动的学生。
第 6 页 共 10 页 (四)大力推进社会劳动实践教育 明确校外劳动实践教育实施要求。将校外劳动实践纳入社会实践范畴。加强组织管理,合理安排一定时间的校外劳动实践。推行学校集体组织与学生自主选择相结合的方式,保障学生劳动实践活动数量和质量。通过各类培训提升教师指导能力,教师躬亲示范,以身作则,结合各类基地特点组织劳动实践活动,指导学生循序渐进参加劳动,逐步提升学生劳动实践能力。加强对教师劳动教育参与度和劳动教育能力、实践指导能力等的考核。公益劳动实践教育方式。联合社区、街道及各类公益场所,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充分发挥校团组织的作用,做好学生志愿服务的具体组织实施,教育引导学生在志愿服务中加强劳动,培育良好的社会公德。
(五)加强劳动教育载体和平台建设 充分利用社会各方面资源,为劳动教育提供必要保障。积极协调和引导企业公司、工厂农场等组织履行社会责任,开放实践场所,组织学生参加力所能及的生产劳动、参与新型服务性劳动,使学生与普通劳动者一起经历劳动过程。组织动员相关力量、搭建活动平台,共同支持学生深入城乡社区、福利院和公共场所等参加志愿服务,开展公益劳动,参与社区治理。建设部分校内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制定校内劳
第 7 页 共 10 页 动教育实践基地建设标准,力争挂牌省级校内劳动教育实践基地,率先建成一个规模适度、课程完备、管理规范、运营良好的校内劳动教育实践基地(职业体验中心),并向所在地区中小学生开放。鼓励学校因地制宜栽植多种类的花草、树木,开辟专门区域种植农作物,开展适宜的养殖活动,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承担养护、种植和养殖等劳动任务,学习相关劳动技能和动植物知识。打造校外劳动教育实践基地。统筹各类社会优质资源,因地制宜,面向行业、企业建设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形成一批示范性产教融合型劳动教育实训基地。鼓励高新企业为学生体验现代科技条件下劳动实践新形态、新方式提供支持。
(六)创设劳动文化传承主阵地 积极营造“劳动光荣”的校园文化,多渠道表彰宣传劳动实践优秀典型,在学生中牢固树立劳动教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同等重要的理念。结合学校特色挖掘劳动教育素材,广泛开展以劳动实践为主题班会、劳模报告会、工匠进校园、手工作品制作、劳动技能表演等活动。发展与劳动实践有关的学生社团、兴趣小组、志愿者组织,结合植树节、五一劳动节等时间节点,开展丰富多彩的劳动主题教育活动。将劳动实践教育活动与艰苦奋斗、团结协作、精益求精等相关劳动文化相结合,与二十四节气、“中国农民丰收节”等中国传统劳动所包含的人生智慧相结合,农村学校可结合
第 8 页 共 10 页 地域特点和新农村建设,提升劳动实践教育的文化内涵。教育学生热爱家庭,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家里的事情帮着做,弘扬优良家风,积极践行孝亲、敬老、爱幼等方面的劳动。
(七)建立科学的劳动教育评价体系 将学生劳动素养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规范评价内容,制定评价标准,建立激励机制。结合学生在学校、企业、家庭、社会劳动实践中的表现,将具体劳动内容、过程和相关事实材料全面客观地记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档案,加强实际劳动技能和价值体认情况的考核,并作为升学、评优、毕业的重要参考。建立公示、审核制度,确保记录真实可靠。
五、保障机制 (一)加强组织领导 把劳动教育作为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切实履行职责,建立劳动教育的长效机制。由主管部门牵头,明确相关部门职责,统筹开发和整合劳动教育资源,协调学校设计劳动教育课程、实践项目、组织实践活动。成立专门机构加强对学校劳动教育的指导。教育督导部门要加强对劳动教育的督导评估,将劳动教育纳入督导体系,将学校劳动教育组织实施情况纳入督导内容,适时组织开展对各地劳动教育组织和实践基地建设情况的专项督导。
(二)加强师资队伍保障
第 9 页 共 10 页 建立专兼职相结合的劳动教育师资队伍,配备必要的专职教师,在工资待遇、绩效考核、职称评聘、评优树先、培养培训等方面与其他学科专业教师同等对待,保持劳动教育教师队伍的稳定与发展。积极探索建立专兼职结合的劳动实践教育教师队伍,从企业、社会聘请能工巧匠、专业技术人员及其他具有一技之长的人员担任兼职教师。校外劳动实践基地要根据规模和特点,配备能满足基地教学和管理需要、结构合理、有专业特长的专任教师和管理人员。
(三)建立经费保障机制 建立政府、学校、社会、家庭共同承担的多元化经费筹措机制。可争取采取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吸引社会力量提供劳动教育服务。鼓励通过社会捐赠、公益性活动等形式支持开展校外劳动实践活动。中等职业学校劳动教育实践在坚持公益性原则下,可以发挥专业技能优势,适当开展一些经营性创收,减轻家庭负担。教育部门会同保险监督管理机构推动将校外劳动实践纳入校方责任险范围,鼓励保险企业开发有针对性的产品,对投保费用实施优惠措施。
(四)加强安全保障 加强对师生的劳动安全教育,强化劳动风险意识,建立健全安全教育与管理并重的劳动安全保障体系。中等职业学校要制定劳动教育实践工作规程,校内外劳动实践教育均要
第 10 页 共 10 页 强化安全措施,落实安全责任。各学校组织开展劳动教育实践活动要制定完备的活动方案和风险防控应急预案。科学评估劳动实践活动的安全风险,在场所设施选择、材料选用、工具设备和防护用品使用、活动流程等方面制定安全、科学的操作规范。学校开展校外劳动实践活动,要与家长签订协议书,明确学校、家长、学生的责任和权利。
(五)加强宣传引导 职业学校要结合职业教育特点,着重加强对劳动教育的宣传引导,大力宣传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的典型人物和事迹,弘扬技能宝贵、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主旋律,畅树奉献意识,引导学生树立在重大疫情、灾害面前的全局意识和责任担当,引导全社会树立正确劳动价值观。
xxx 学校德育处 2020 年
月 日
篇二:劳动素质目标和措施
1 页 共 25 页 精选中小学劳动教育工作方案劳动教育实施方案 案 3 篇(详细版)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基本要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是培养广大青少年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方式。为进一步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北京市《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实施意见》等文件要求,结合区域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我校劳动教育工作将以课堂教学改革为突破口,加强劳动基地建设,以“实践育人”为基本途径。坚持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参加丰富多彩的劳动实践活动,积极探索劳动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增强学生的劳动观念,培养学生的生活、生存技能,在动手动脑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二、劳动教育领导小组 组 组
长:xxx
第 2 页 共 25 页 副组长:xxx xxx xxx 成 成
员:xxx xxxx xxxx
班主任 三 、基本原则 1. 育人为本。坚持立德树人为根本,准确把握劳动教育的价值取向,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增强对劳动人民的感情,以诚实劳动报效国家、奉献社会。
2. 遵循规律。将劳动实践教育有效融入到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根据中等职业学校学段特点、学生特点、学业特点,与专业发展有机结合,选择恰当的劳动项目和内容,安排适度的劳动时间和强度,做好劳动保护,确保学生人身安全。
3. 融合专业。结合学生专业学习过程和特征,探索建立产教融合的劳动教育方式,将劳动教育与实习实训活动有机融合,明确劳动教育时间,弘扬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劳模精神。强化诚实合法劳动意识,培养科学精神,提高创造性劳动能力。
4. 实践导向。将劳动实践作为中等职业学校开展劳动教育的主要途径,让学生直接参与生产劳动过程,增强劳动感受,体会劳动艰辛,分享劳动喜悦,掌握劳动技能,养成劳动习惯,提高动手能力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主要目标
第 3 页 共 25 页 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培养学生理解和形成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牢固树立尊重劳动、崇尚劳动的观念,热爱劳动,尊重普通劳动者,形成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
通过劳动精神教育,增强学生职业荣誉感,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培育学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和爱岗敬业的劳动态度。通过劳动实践教育,培养学生具备满足生存发展需要的基本劳动能力,形成良好劳动习惯。创新劳动教育模式,“五育”并举,“五育”融合,知行合一,逐步建立有我校特色的劳动教育模式,建立新颖高效的劳动教育体系。
用 3-5 年时间,争创省级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和劳动教育特色示范学校,实现中职劳动教育常态化,形成学校、企业、社会、家庭普遍重视劳动教育良好氛围。统筹区域多样化劳动教育资源,推动建立科学的课程体系、丰富的教育资源、多样化的方式方法、健全有效的教育机制,形成立体、开放的中等职业教育劳动教育体系。
五 、工作措施 (一)科学建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将劳动教育纳入中等职业学校人才培养方案,根据培养目标,结合专业特点,以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为主要内容开展劳动教育,结合产业新业态、劳动新形态,注重选择新型服务性劳动的内容,形成具有综合性、实
第 4 页 共 25 页 践性、开放性、创新性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设立劳动教育必修课程,劳动教育课每周不少于 1课时,其中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专题教育每学年不少于 16学时。将学生管理一日常规与每天劳动时间有机结合,与实训实习有机结合,发挥实习实训课在劳动教育中的载体作用。结合学科、专业特点,有机融入劳动教育内容。每学年设立一个集体劳动周,根据专业、年级实际情况自主安排。根据需要编写职业学校劳动实践指导手册,明确教学目标、活动设计、工具使用、考核评价、安全保护等劳动教育要求。结合学生综合素质培养,鼓励学校与企业合作或自主开发劳动教育校本课程,结合学校、社区、社会资源,开发家政、烹饪、手工、园艺、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社区劳动实践课程。开发校外劳动实践教育课程。职业学校要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现代农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及其他战略新兴产业,结合专业设置,基于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开发企业劳动实践课程。
(二)有效组织多种形式的学校劳动教育实践 践 发挥学校在劳动教育中的主导作用。切实承担劳动教育主体责任,明确实施机构和专职人员,开齐开足劳动教育课程,不得挤占、挪用劳动实践时间。将劳动课程纳入学校课程管理,明确劳动教育目标,根据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特点设计学生劳动技能培养目标,将学校、企业、社会、家庭劳动实践有机结合,有序开展。统筹组织好学校劳动实践。结合
第 5 页 共 25 页 学生管理一日常规,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为学生创设参与校园卫生保洁、绿化美化、食堂劳作、教室环境美化、实训室清扫、勤工俭学等劳动实践岗位,建立学校、系部、班级劳动实践岗位系统图谱,引导学生自主制定校内劳动实践公约,倡导学生自治管理,形成“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劳动服务理念。组织实施好劳动周,有计划地组织学生走向社会、企业,参加校外劳动锻炼。基于产教融合的企业劳动实践。充分利用校内、校外实训基地及生产性实训基地,鼓励学生用技能参加劳动,通过劳动促进各专业交流,引导学生尊重规范和标准,积累职业经验;将劳动教育和创新创业相结合,鼓励创新型劳动,激发学生劳动的内在需求和动力。
(三)积极开展力所能及的家庭劳动 充分发挥家长职责。各班级要通过各种信息渠道和沟通形式,广泛宣传加强劳动教育的意义和措施,使广大家长深刻领会劳动实践在学生学习、生活和未来长远发展中的积极意义和作用,引领家长自觉成为孩子家庭劳动的指导者和协助者,形成育人合力。合理安排劳动作业。针对中职学生年龄特点和个性差异,明确家庭劳动内容,布置力所能及的家庭劳动作业,以一定形式保持与家长的交流反馈,并表彰鼓励积极参加家庭劳动的学生。
第 6 页 共 25 页 (四)大力推进社会劳动实践教育 明确校外劳动实践教育实施要求。将校外劳动实践纳入社会实践范畴。加强组织管理,合理安排一定时间的校外劳动实践。推行学校集体组织与学生自主选择相结合的方式,保障学生劳动实践活动数量和质量。通过各类培训提升教师指导能力,教师躬亲示范,以身作则,结合各类基地特点组织劳动实践活动,指导学生循序渐进参加劳动,逐步提升学生劳动实践能力。加强对教师劳动教育参与度和劳动教育能力、实践指导能力等的考核。公益劳动实践教育方式。联合社区、街道及各类公益场所,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充分发挥校团组织的作用,做好学生志愿服务的具体组织实施,教育引导学生在志愿服务中加强劳动,培育良好的社会公德。
(五)加强劳动教育载体和平台建设 充分利用社会各方面资源,为劳动教育提供必要保障。积极协调和引导企业公司、工厂农场等组织履行社会责任,开放实践场所,组织学生参加力所能及的生产劳动、参与新型服务性劳动,使学生与普通劳动者一起经历劳动过程。组织动员相关力量、搭建活动平台,共同支持学生深入城乡社区、福利院和公共场所等参加志愿服务,开展公益劳动,参与社区治理。建设部分校内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制定校内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建设标准,力争挂牌省级校内劳动教育实践
第 7 页 共 25 页 基地,率先建成一个规模适度、课程完备、管理规范、运营良好的校内劳动教育实践基地(职业体验中心),并向所在地区中小学生开放。鼓励学校因地制宜栽植多种类的花草、树木,开辟专门区域种植农作物,开展适宜的养殖活动,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承担养护、种植和养殖等劳动任务,学习相关劳动技能和动植物知识。打造校外劳动教育实践基地。统筹各类社会优质资源,因地制宜,面向行业、企业建设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形成一批示范性产教融合型劳动教育实训基地。鼓励高新企业为学生体验现代科技条件下劳动实践新形态、新方式提供支持。
(六)创设劳动文化传承主阵地 积极营造“劳动光荣”的校园文化,多渠道表彰宣传劳动实践优秀典型,在学生中牢固树立劳动教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同等重要的理念。结合学校特色挖掘劳动教育素材,广泛开展以劳动实践为主题班会、劳模报告会、工匠进校园、手工作品制作、劳动技能表演等活动。发展与劳动实践有关的学生社团、兴趣小组、志愿者组织,结合植树节、五一劳动节等时间节点,开展丰富多彩的劳动主题教育活动。将劳动实践教育活动与艰苦奋斗、团结协作、精益求精等相关劳动文化相结合,与二十四节气、“中国农民丰收节”等中国传统劳动所包含的人生智慧相结合,农村学校可结合地域特点和新农村建设,提升劳动实践教育的文化内涵。教育
第 8 页 共 25 页 学生热爱家庭,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家里的事情帮着做,弘扬优良家风,积极践行孝亲、敬老、爱幼等方面的劳动。
(七)建立科学的劳动教育评价体系 将学生劳动素养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规范评价内容,制定评价标准,建立激励机制。结合学生在学校、企业、家庭、社会劳动实践中的表现,将具体劳动内容、过程和相关事实材料全面客观地记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档案,加强实际劳动技能和价值体认情况的考核,并作为升学、评优、毕业的重要参考。建立公示、审核制度,确保记录真实可靠。
五、保障机制 (一)加强组织领导 把劳动教育作为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切实履行职责,建立劳动教育的长效机制。由主管部门牵头,明确相关部门职责,统筹开发和整合劳动教育资源,协调学校设计劳动教育课程、实践项目、组织实践活动。成立专门机构加强对学校劳动教育的指导。教育督导部门要加强对劳动教育的督导评估,将劳动教育纳入督导体系,将学校劳动教育组织实施情况纳入督导内容,适时组织开展对各地劳动教育组织和实践基地建设情况的专项督导。
(二)加强师资队伍保障
第 9 页 共 25 页 建立专兼职相结合的劳动教育师资队伍,配备必要的专职教师,在工资待遇、绩效考核、职称评聘、评优树先、培养培训等方面与其他学科专业教师同等对待,保持劳动教育教师队伍的稳定与发展。积极探索建立专兼职结合的劳动实践教育教师队伍,从企业、社会聘请能工巧匠、专业技术人员及其他具有一技之长的人员担任兼职教师。校外劳动实践基地要根据规模和特点,配备能满足基地教学和管理需要、结构合理、有专业特长的专任教师和管理人员。
(三)建立经费保障机制 建立政府、学校、社会、家庭共同承担的多元化经费筹措机制。可争取采取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吸引社会力量提供劳动教育服务。鼓励通过社会捐赠、公益性活动等形式支持开展校外劳动实践活动。中等职业学校劳动教育实践在坚持公益性原则下,可以发挥专业技能优势,适当开展一些经营性创收,减轻家庭负担。教育部门会同保险监督管理机构推动将校外劳动实践纳入校方责任险范围,鼓励保险企业开发有针对性的产品,对投保费用实施优惠措施。
(四)加强安全保障 加强对师生的劳动安全教育,强化劳动风险意识,建立健全安全教育与管理并重的劳动安全保障体系。中等职业学校要制定劳动教育实践工作规程,校内外劳动实践教育均要
第 10 页 共 25 页 强化安全措施,落实安全责任。各学校组织开展劳动教育实践活动要制定完备的活动方案和风险防控应急预案。科学评估劳动实践活动的安全风险,在场所设施选择、材料选用、工具设备和防护用品使用、活动流程等方面制定安全、科学的操作规范。学校开展校外劳动实践活动,要与家长签订协议书,明确学校、家长、学生的责任和权利。
(五)加强宣传引导 职业学校要结合职业教育特点,着重加强对劳动教育的宣传引导,大力宣传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的典型人物和事迹,弘扬技能宝贵、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主旋律,畅树奉献意识,引导学生树立在重大疫情、灾害面前的全局意识和责任担当,引导全社会树立正确劳动价值观。
xxx 学校德育处 2020 年
月 日
学校劳动教育实施方案 ( 范本)
)
为构建中小学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的通知。《意见》
第 11 页 共 25 页 要求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贯通大中小学各学段,贯穿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把握育人导向,遵循教育规律,创新体制机制,注重教育实效,实现知行合一,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一、开展劳动教育的意义 加强劳动教育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基本要求,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大力弘扬劳动精神,切实加强劳动教育,通过引导学生从生活劳动做起,培育劳动兴趣、磨练劳动品格,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实践能力,使他们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为此,我们学校将更加重视引导学生开展各种形式的劳动教育,注重校内劳动和校外劳动结合,劳动实践和劳动感受结合,劳动意识和劳动习惯结合,让学生在劳动实践中感受劳动的乐趣,在劳动体验中养成劳动习惯。
二、 组织领导 组
长:xxx 副组长:xxx xxx xxx 成
员:xxx xxxx xxxx
班主任
第 12 页 共 25 页 三、基本原则 1. 育人为本。坚持立德树人为根本,准确把握...
篇三:劳动素质目标和措施
生劳动教育(附微课视频)大 学 生 劳 动 教 育第六章 增强劳动素养2劳动安全 01职业道德 02目录 | contents尊重劳动 03
3一、树立安全意识1.安全意识薄弱的原因(1)轻视劳动安全的心理侥幸心理麻痹心理逆反心理自大心理逞能心理马虎心理从众心理好奇心理
4一、树立安全意识1.安全意识薄弱的原因(2)个人情绪对劳动安全的影响紧张 兴奋 消沉 急躁 抵触
5一、树立安全意识2.树立良好的安全意识(1)遵守安全规章制度(4)吸取经验教训(2)重视心理安全教育 (3)积极参加安全活动(5)发现事故隐患及时报告
6二、提高安全防范技能1.防止触电(1)大学生参加劳动时,为防止触电伤害事故,应落实用电安全管理制度,必须严格执行行业和企业的用电规定。(2)大学生需具备用电的基本专业知识,这样才具备上岗劳动的资格;或者需要经过用人单位的专业培训,待具备必要的用电安全知识且考核合格后,才能上岗作业。(3)作业时,大学生必须穿戴好劳动保护用品,必须熟悉触电急救的方法,最好结伴劳动,不宜单独操作。(4)一旦发生触电伤害事故,大学生必须沉着应对,采取正确的方法进行施救。
7二、提高安全防范技能2.防止机械伤害(1)必须执行有关安全生产、劳动保护的政策、法令,以及有关指示、命令和规章制度。加强法制观念,做到“安全生产、人人有责,遵章守纪、确保安全”。(2)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了解机械设备的基本结构、性能和用途,熟悉机械设备的操作、驾驶方法和保养技术,做到会使用、会保养、会检查、会排除简单故障。(3)工作时必须集中精力,严肃认真,不得擅自离开工作岗位。离开机械设备时必须将其停机。(4)机械设备起动前、工作中和工作完毕后,都要随时检查操作环境。
8二、提高安全防范技能3.防止火灾(1)必须经过防火教育后才能进行工作。(2)易燃易爆场所严禁烟火,必须穿戴好防静电服装鞋帽进行作业。(3)对电线、电器用品的选用、质量和日常管理要格外重视。(4)使用明火前要进行审批。
9二、提高安全防范技能4.警惕职业病(1)中毒类职业病 (2)习惯类职业病
10三、重大危机的应对1.应对重大疫情(1)做到不信谣、不传谣,更不能造谣;抵制疫情谣言,阻止其进一步扩散。用科学和理性的眼光看待疫情与舆论,不恐惧,不焦虑,以乐观向上的思想看待疫情的发展。(2)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做好自身防护,减少或不参与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的活动,做到勤洗手、外出佩戴口罩、备好常用物资等,保持良好的卫生和健康习惯。(3)在能够自我保护的同时,可加入线上或线下志愿者服务团队,担负时代责任,为打赢疫情攻坚战贡献力量。(4)制订良好的作息时间表,增加阅读和学习时间,开阔视野,用知识的力量武装自己。
11三、重大危机的应对2.应对重大灾害(1)面对灾害,我们首先要冷静,不能慌不择路。尽快地冷静下来,有助于我们正确地判断当前的形势,进而凭借自身所学的知识,采取最为正确的措施。如果可以,我们还应该想办法安抚其他受灾群众,让他们也尽快冷静,一起想办法应对。(2)在灾害中,我们如果能够采取各种自救的方式,就首先要尽快摆脱困境,然后再想办法援助其他人。如果无法自救,就应该马上求助,如呼救、打电话等。若无法联系,则要想办法发出各种求救信号,给他人提示,如发出敲击声等。
12劳动安全 01职业道德 02目录 | contents尊重劳动 03
13一、职业道德行为规范(1)爱岗敬业(2)诚实守信(5)奉献社会(4)服务群众(3)办事公道
14二、履行职业责任2. 具备应有的职业责任感3. 树立职业荣誉感1. 明确自己的职业责任
15三、提高职业能力1.职业能力的概念特殊职业能力一般职业能力专业职业能力(1)(2)(3)
16三、提高职业能力2.大学生职业能力的发展特点(2)延伸性(3)潜能性(1)基础性
17三、提高职业能力3.大学生提高职业能力的方法(1)认真学习专业知识。专业知识的积累能为自己的知识储备奠定坚实的基础。(2)规划职业生涯发展。大学生可以根据规划中对职业能力的需求来对自身进行有针对性的能力培养和提高。(3)参加职业培训。通过参加职业培训,大学生可以快速、容易地获取有关职业能力方面的知识。(4)多进行反思总结。大学生要将在学校学到的知识与在社会实践中的所学相结合,并在二者之间不断反思总结。(5)勇于实践和创新。大学生要从实际出发,做实干者,在实干中总结经验教训、认识规律。
18四、提高职业道德修养1.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人生观是指人们对人生的根本看法和态度,包括对人生目的、人生价值和人生意义的基本看法和态度,它决定着人们实践活动的目标和人生道路的方向,也决定着人们行为选择的价值取向和对待生活的态度。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是提高职业道德修养的前提。
19四、提高职业道德修养2. 从日常生活的细微处做起优良的职业道德品质不是一夜之间能够养成的,是日积月累逐步培养起来的,是一个“积小善为大善”的修养过程。因此,我们要从日常生活的具体事情做起,在细微处下功夫。既要从点滴小事入手,培养自己良好的行为习惯,又要防微杜渐,随时克服和纠正自己不道德的思想和行为。
20四、提高职业道德修养3. 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提高修养参加社会实践,在实践活动中进行自我教育和自我改善,是提高职业道德修养的基本方法。人们在工作实践中体验、锻炼和提高,并逐步形成与岗位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相匹配的职业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21四、提高职业道德修养4. 接受批评与自我批评首先,在提高职业道德修养的过程中,我们要正确对待批评。其次,在提高职业道德修养的过程中,我们需要自我批评。
22劳动安全 01职业道德 02目录 | contents尊重劳动 03
23一、尊重劳动者1.劳动没有贵贱之分(2)“蓝领”和“白领”只是分工不同(1)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没有高低之分
24一、尊重劳动者2.所有劳动者都是光荣的,值得尊重劳动者是指参加劳动并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生活资料主要来源的人。劳动者群体包括公务员、知识分子、自由职业者、工人、农民、渔民和手工业者等。无论什么职业,人们都不应抱有歧视态度。对职业的轻视与看低,就是在看低劳动本身;每个人都是劳动者,这无异于轻视自我。只要是合法劳动,就都值得我们尊重。尊重是对劳动者最好的赞美,我们应当公平地对待每一位劳动者,让劳动精神闪光。
25二、珍惜劳动成果1.什么是劳动成果劳动成果是指人类通过创造物质或精神财富的活动而形成的工作或事业上的收获。体力劳动成果 脑力劳动成果
26二、珍惜劳动成果2.劳动成果来之不易无论是简单劳动还是复杂劳动,虽然劳动的代价各不相同,但都来之不易。对大学生而言,我们应该学习先贤哲人珍惜劳动成果的优良思想,继承发扬劳动人民的勤俭美德,养成不过分讲究吃、喝、穿的良好习惯。在学习中,对书籍、作业本、纸、墨、笔、砚等都要细心爱护,不能随意弄坏、丢失。
27二、珍惜劳动成果3.珍惜自己的劳动成果世界上每一种具有真正价值的东西,都必须经过艰苦辛勤的劳动才能得到。因此,每一个劳动者都希望他人珍惜自己的劳动成果。如果要让他人珍惜自己的劳动成果,首先需要自己珍惜自己的劳动成果。
28劳动体验——“尊重劳动”的现象调查一、活动名称“尊重劳动”的现象调查。二、活动主旨与意义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培养尊重劳动者、珍惜劳动成果的基本思想。三、活动内容此次活动以小组为单位,观察不同劳动者的工作过程、工作态度和周围人群对劳动者的态度。例如,一组同学在街头观察做清洁工作的环卫工人;一组同学在建材市场或服装批发市场观察搬运工;一组同学观察餐馆里的服务人员;一组同学在商场或超市观察售货员等。四、活动要求1.每组推荐一位组长负责管理,组员不可单独行动,应完全按照本组的劳动要求完成自己相应的任务。
29劳动体验——“尊重劳动”的现象调查2.活动时间共 3 天,每天都在同一时间段进行观察,具体观察时间结合劳动者的工作时间和同学们的学习时间合理安排。3.观察记录要详细,把一切细节记录下来,最好当场记录观察内容。如果观察场所不适宜当场记录,可使用关键字或特殊符号(如“有”打“√”,“没有”打“×”)进行简要标记,或者离开观察场所后立即追记。4.观察活动应隐秘进行,不要影响劳动者的正常工作。另外,注意观察记录要客观公正,并且调查只用于本次体验活动。五、活动总结完成后,各组总结各自观察的结果。然后,每位同学依据本组的调查结果,根据下表中的思考内容,写出自己的观点。
30劳动体验——“尊重劳动”的现象调查
大学生劳动教育(附微课视频)大 学 生 劳 动 教 育感 谢 观 看
篇四:劳动素质目标和措施
ngzuo yanjiu 提升劳动者素质与职业教育的对策研究 。张晓萍 [摘要 ] 职 业教 育作 为国民教 育体 系的组成部分是 劳动者素质提 升的重要途径。以逐步提升 劳动者素质 为 目标 ,职 业教 育的对策应 包括 加强人 力资 源开发 、培育 劳动者终 身学 习的意识和 习惯、进行创新 意识和 能力 教 育、提供 多样化的成人教育套餐和 宣传科 学发展观 来逐 步提升 劳动者素质。
[关键 词 ] 劳动者素质 ;职业教 育 ;对策 .. [作者 简介 ] 张晓 萍(1962一),女 ,河 南大学 外语 学 院副研 究馆 员 ,研 究方 向 :高等教 育 管理 。
(河南 开 封 475001) 一个 国家可 以从 国外 引进作 为现代 化最显 著标 志的科学技术 ,移植先进 国家卓有成效 的工业 管理方 法 、政府 机构形式 、教育制度以至全部课程 内容 。唯独 劳动者素质无法 从 国外 引进 ,“再完美 的现代 制度 和 管 理方法 ,再 先进 的技 术工 艺 ,也会 在一群 传统人 的 手 中变成废纸 一堆 ”。劳动者 素质的提 升只能靠 自己 培养 提高 。“成 人作 为 已经参 与社会公 共生 活 的 ‘公 民 ’需要 进一步通 过成人学 习提高基本 的素质 。”_j
那 么 ,为提 升劳动 者素质 ,职业教 育应采 取 以下对 策 。
一、 加强人 力资源 开发 ,支撑 经济 的健康快 速发 展 人 力资本是对人体所拥有 的体力 、健康 、经验 、知 识 和技能等基本要素的总称 ,也指人们在保健 、教育 、 培训 等方 面的开支 所形成 的资本 。人力资 本理论 认 为 ,教育具有生 产性 和经济意义。学 习一种才 能 ,须 受 教 育 ,须进学 校 ,须做 学徒 ,花费不少 。但是 ,人 的经 验 、知识 和能力 与其他任 何种类 的资本 一样 ,是劳 动 者财 富的重要 内容 和发展生产 的重 要因素 ,而且是第 一位 的生产手段 。人 的知识 、能力 、健康等人力资本 的 提高对 经济增长 的贡献远 比物质 、资本 、劳动者 数量 的增加重要得多 。人力资本投资是一切投资 中收益最 高 、活力 最大 的投 资。据美 国经济学 家测算 :1900— 1957年 ,美 国物质 资本 投资增加 4.5倍 ,利 润增 加 3.55倍 ;而人 力资 本投 资增 加 3.5倍 ,利润 却增 加 17.55倍 。19l9— 1957年的 38年间 ,美国劳动者生产 总值增 长额有 49%是人力 资本投资 的结果 。人们 一 旦掌握 了先进 的科学技术就 可以直接用于社会生 产 ,
收到立竿见影 的经济效益 。据联合 国教科文组织 134 个 国家 的统计 和有关研究表 明 ,劳动者经济增长总额 中 41%归 因于教 育投资 的增 长[
。新近 的一项研究 表 明,如果 考虑对 社会产 生的贡 献 ,不仅 仅是个 人 收 入 ,中国人力资本投资 回报率高达 3o%一4o% 。
而职业教育是一种周期短 、效率高 、针对性 强 、间 歇性进行的短波教育 ,它对于提高社会生产力更具有 “短 、平 、快 ”的作用 。“根据某工 厂对年 龄在 37~ 4l 岁 、原文化 程度 为初 中毕业 的 214名男性 职t 的调 查 ,结果受 过各种 职业教 育的 101人 ,同没有受 过职 业教育 的 11 3人相 比,平均成 品合格率高 5%一 7% , 设备 完好率高 13%一 17%,提 出合理 化建议和 参加 技术革新 的人多 75% ,而且完成生产定额普遍 高。估 计实际价值大约年均 350元 ,一年 中 101人 可以多创 造价值 3.5万元 。假如全 国一亿职工有 20%接受各 种 职业教育 ,扣除教育费用外一年可多创造价值 230亿 元 。”e
]上述事实说 明 ,职业教育是 劳动者 的再生产 ,
是潜 在的生产力。发展 职业教育 ,实施终 身教育 ,既有 文化 、道 德层 面的社会价值 ,又有经济价 值 。所 以,职 业教 育应 与经济社 会发展 紧密结合 ,为现代化建设提 供各类人才 和知识 贡献 。
二 、培 育劳动者终身学 习的意识和 习惯 当代 社会科 技发展 日新 月异 ,知识 、信息呈爆 炸 式膨胀 。“1946年版 的《大英百科 全书》是 由两名科 学 家编 写 的 ,1967年 版的《大英 百科 全书 》则是 】万 名 专家共 同劳动 的结 晶,而最新版本 的《大英百科全 书》 则是动用 了几万名专家学者进行编写而成 的。” 有 人预测 ,未来 30年 ,人类 的科技 知识总量将在现有基 础上再增 加 100倍 。r.巴尔顿和 r.凯普勒借用放射性 衰变 的“半 衰期 ”概 念描写知 识老化 现象 。半 衰期越 短 ,说 明知识 老化 、知识 更新越快 。例 如 ,植物学文章 的半衰期 为 10年 ,生物 医学的半衰期为 3年等 。这就 意 味着一个 大学 生在他 毕业走 上t作 岗位之后 ,少则 几年 、多则 十几年 ,他所 学的知识 将 冈老化而有很 大 一部分变为无用 。
所 以,“学 习一 t作一再学 习一再 l t作 ”正 在成为 人类理想 的学习模式和生活模式 ,终身学 习的重要性 日益凸显 。正如教育人类 学家博 尔诺夫所 言 :“人 的 一 生都需要不断地受教育 ,不仅需要进一步传授 知识 干¨ 技 能的职业教育 ,而且 需要持续的 、真正 的、涉及人在 china ad中ul国t e成du人ca教tio育n q0 3 j
gongzuo yanjlu 其道德 品格方面 的职业教育 。”[6]在一个竞争 日益激 烈 、工 作场所 的条 件变化 日益加快 的社会里 ,教育 改 革 的中心应 以创造一个学 习的社会为 目标 ,从 而让每 个人都有机会充分运用他们 的头脑 ,从幼年到 老年不 断学习 ,实 现 自幼 至老各个 阶段都 可以接受 教育和主 动 学习 ;在 空间上应 当突破 校 门和课堂 的限制 ,实现 一切有人 群活动的地方 都有 职业 教育的场地 ;在教育 方 式上应 当把学 历教育 与非学 历教育兼 容 、把基础教 育与特长教育兼顾 ,实现每个人都可以根据 自己的需 要和兴趣选择个性化的学习 内容和学习方式。学员在 学习 中生活 ,在生活 中学习 ,在教育 中完善 自己 ,在生 活 中服务社会 。
三、提供 多样化 的职 业教育套餐 ,满足 多样化 的 公 民需要 由于成人学 员的心理发 展水平 、社会 角色 、社 会 职责 和经历存在着显著差异 ,所 以成人学员有着 多样 化 的学习需要 。从年龄上来说 ,年轻成年人 的学习偏 于实用 ,追求学历 和文凭 ,以为未来 的工作建立 基础 ; 而中年人 的兴趣则 在于职 业晋升和维持 家庭 ;年纪较 大者 则以满足 自己的求知兴趣 ,利用 闲暇为社 会服务 等需 要为主 。从受 教育程 度上看 ,受教育程 度较高者 倾 向于认 知兴趣 、社会 服务和社 会接触 ,而受 教育程 度较低 者 ,则较倾 向于职业进 展 、外界 期望和 教育补 救 。从婚姻状 况来说 ,未婚者往往会 为摆脱寂 寞、孤独 而参与教育活动 ,而 已婚者往往得到配偶的支持或鼓 励而参加学 习。从职业水准上看 ,职业水准较低者参 与教育 活动 的主要 目的在 于学 习那 些应付 日常生 活 所必 需 的技 能 ,而 当一个 人 的社 会 (职业 )阶层 向上 流动之后 ,学 习的 目的便不在于适应基本 的生 活 ,通 常转 向较无 生活压力 的事情 ,如 闲暇 的充实等 。
今 天的职业教育更应尊重学员 的多样性 、独 特性 以及个性 。职业教育在教育 目标 和内容 涵盖面 方面 , 在大 力提高 劳动者 的劳动 素质和劳动技 能 、满 足 国民 生存需求 、发 展需求 的前提下 ,还应该 努力为 国 民提 供理 想的建树 、道德 的净化 、价值 观的培 育 、性 格 的养 成等伦理 道德教育 ,以及丰富健 康 的文 化艺术 、体育 娱乐教育 、生活技巧教 育 、休 闲教育等 多种职业 教育 套餐以满足多样化的 国民需要 ,使 社会成员在生理素 质 、心理 素质 、知识 、技 能 、精神 动力 和创造能 力等诸 方面得 到全面发展 ,在 智力 、体 力 、人格 、情趣 和社会 性等诸方面得到协调发展 。职业教育的 内容 、形式 和 方法应照顾到学员 的不 同职业背景和专业背景 ,应 照 顾到不 同家庭背景和婚姻背景 ,应照顾到 不 同个人 兴 趣爱好 ,应照顾 到不 同年龄 段的不 同社会 角色 ,应 照 顾到不 同个性及 自我发展愿望 ,应照顾到不 同独 特经 验 ⋯⋯任何年龄段 的学员都可 以 自由选择学 习 目标 、
学 习内容 、学 习方式 ,根据 自己的知识基础 和学 习进 84高 u 0n 度进行个别化学 习和主动学 习。
四、进行创新意识和能 力教育 职业教育理论 认为 ,创新力 是人脑 的机能 ,人人 都有 创新力 ,发展潜力基 本相 同 ,在现 实生活 中表现 出来 的个人 创新 力的悬殊 ,是因为他们所 处 的不 同环 境造 成的 ,只要破 除神秘观 ,科学 地加以 培养与开发 ,
每个 人都可以成为创新者。陶行知认 为 :“在 民主动员 号召之 下 ,每一个人之 创造力 都得到机 会 出头 ,而且 每一个人 的创造力都能充分解放 出来 。只有民主才能 解放最大多数人的创造力 ,并且使最大多数人 的创 造 力发挥 到最高峰 。”_7
学员 间对 不 同见解 的争辩 ,是 创造力发展 的激素 。课堂上 ,学员对 同一 问题 的认 识 有差异 ,这是必然 的。有差异 ,就有争辩 ,有争辩 ,就有 个性 ,有个性 ,就有创新 。创 造力的培养需 要发挥学员 的主动性 、积极性 。教师 的作用 目前正在发生变化 ,权 威式 的传递知识 的办法 正在通 过花费更 多时 间判断 学习者 的需要 、推动和 鼓动学员 学 习 、考 核所 获得 的 知识等 办法加 以补充 。教师将越来 越少地 传授知识 ,
而越来越多地激励 思考 。教育是要 创设 一种“海 阔凭 鱼跃 ,天 高任 鸟飞 ”的发 展空 间 ,解放人 们 的头 脑 、双 手 、眼睛 和嘴 巴,使 之能想 、能看 、能说 、能做 ,让学 员 自己去感受事物 、观察 、分析和思考 ,最终达到领悟 知 识 、达成智慧与润泽德行的教育 目的 。
五 、进行科学发展观教育 有什么样 的发展观 ,就会有什么样的发展道 路 、 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 ,也就会引导和推动发展 的实践 朝着一定 的方 向前进 。在我 国 ,由于后发 的原 因及其 他 多种 原 因 ,在 相当长 的时期里 ,是按 旧的观念发 展 的 ,经济总量快 速增长 的同时伴 随着工业 污染 、噪声 污染 、环境破坏 等。
人类统治 自然界 ,绝不像征服者统治 异族 一样 ,
因为人类不是超然 于 自然界 之外 ,而是属 于 自然界并 存在 于 自然界 之中。我们对 自然界 的整个 统治 ,是在 于我们 能够认 识和正确运用 自然规律 。我们 只有与地 球 和谐 相处 ,才能使 人与人之 间和谐 相处。
只有与地 球和平相处 ,我们才能在地球 上获得和平 。今天 的人 类更应 该选 择这样 的发展道路 :“人类在认识 自然 、尊 重 自然 、保护 自然和博爱万物的前提下利用 自然 ,以 使人类 与 自然万 物在高度 和谐统一 中相互交 换物 质 和能量 ,最后实现人类与整个 自然生态和谐发展 的能 力或趋 向 。”残酷 的现实让 我们清 醒 ,环境 问题 的实 质 ,不是技术和经济 问题 ,而是文化和价值取 向问题 。
职业 教育要帮助人 们通过 不断 的教育 和学 习获得 一 种行为选择能力 ,辨别 真假 、善恶 与是非 的能力 ,培养 学员关 心地球 、关心人类 、关心其 他物种 ,变征服 、破 坏 自然为 尊重 、善待 自然 ,取得人 与社会及 自然 的和 谐 、持续发展 。
以宏观思维谋划教育发展 。闰 帅 [摘 要 ] 教 育在发 展过程 中需要 进一 步改革 ,才能形 成合理 的教 育实施 方案 ,对事 业发 展 产生积 极 的作 用。教育事业 需要从科研 、技术 、文化 、服务等 方面进行 战略 思维谋 划 ,全面提升教 育质量。教 学需要 坚持科 学发 展的 思维 ,积极稳妥推 进教 育事业改革 ,保证 教 育发展 能够 为 区域经济社会发 展提供 先进理念 ,全 面 实现教 育 发展 的社会效益和经 济效益 。
[关键词 ] 战略思维 ;教育改革 ;体制机制 }[作者简介 ] 闫帅(1978一),女 ,硕 士 ,郑 州升 达 经 贸管理 学院讲 师 ,研 究方 向 :高等教 育管理 。(河 南郑 州 451191) 教育改革 与发展需要从全局 出发 ,在各项事业 战 略选择过程 中需要拥有新 的先进经验 ,对 现代教育进 行规划 、统筹 ,让教育资源能够有效 的整合 在一起 ,全 面提升教育质量 ,让教育能够更好 的为社会 经济发展 服务。
一、 积极 稳妥 改革发展 教育事 业 ,全 力形成 品牌 学校战略思维 随着社会 经济的迅速发展 ,教育事业也迎来 阶段 性 发展的机遇 ,在新 的环境下教育事业需要积极 改革 与发 展 ,确保 教育事业能够更好服务社会 。从 战略思 想发展 教育 事业 看 ,需 要建立一大批特色鲜 明的品牌 学校 ,保证 品牌学校能 够积极 发挥作用 ,得 到社会各 界 的关注 和支持 。通过产 学研结 合 ,全 面解决社会经 济发展过程 中面临的问题 ,提升教 育事业 的社会影 响 力 。
二、加强教 师队伍 建设 ,形 成提高教 师整体 素质 的战略思维 教师队伍建设对教育事业发展产生重要 的影响 , 教育 大计教师为本 ,因此在教育改革 与发 展过程 中需 要把 教师队伍建设 作为一项战略 ,积极稳妥推进 教育 改 革 ,引导教 育管理 部 门进行 教育模 式研究 ,全 面形 成提 高教师 整体素质的战略思维 ,对整个教育事业发 展产生 积极 的影 响。从 教育事业 战略发展角度看 ,必 须要建立一批高素质 的师资 队伍 ,只有重视教师 队伍 建设 ,才能更好地从工作上 、政治上 、生活上关心教师 培养工作 ,积极打造 一批高 素质教育 队伍 ,全 面提升 教师教育管理水平 ,为教师事业全面发展创造 良好 的 平 台。战略思想谋 划过程中需要通过 各类 表彰活动 , 让 教师工作得到相应的奖励 ,可以提 高教 师工作的积 极性 ,让教 师能够把教育 作为崇 高 的事业 ,从教学 质 量...
篇五:劳动素质目标和措施
强职业培训教育提高劳动者素质
韩 慧 琴
进入新世纪以来, 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 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 新兴产业科技含量不断提高, 产品升级换代周期缩短, 对劳动力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大力发展职业培训教育, 加强职业技能培训, 是提高劳动者素质的重要措施, 提高劳动者实用性职业技能水平, 是开辟新的就业门路、 拓宽就业渠道、 促进就业和再就业的重要条件。
近年来。
我县职业培训教育有了 较大的发展。
但总的来看, 劳动者素质仍然偏低, 技能人才仍然缺乏。尤其突出的是农村富余劳动力和城镇失业人员, 据调查, 在他们之中, 有 90%以上的人员仅有初中文化水平, 有一技之长的还不到 2%, 大量劳动者需经培训后才能适应劳动力市场的需要。
因此, 在新的形势下, 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教育, 提高劳动者素质, 不仅势在必行, 而且非常紧迫, 事关我县能否顺利接轨“大上海”, 融入“长三角”; 事关我县“小县大城” 发展战略能否顺利实施; 事关我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能否真正实现。
针对当前形势, 建议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 大力加强 就业前培训, 提高新生劳动力的就业能力。
由于长期以来没有把先培训、 后就业的原则真正落实到位, 大量新生劳动力没有经过必要的职业培训教育就直接参与就业, 不仅加大了就业压力, 也使相当一部分人不能很快适应就业岗位的要求。
把实施劳动预备制度同加强新生劳动力资源管理、 调节就业需求和推动职业培训结合起来, 加大对新生劳动力就业前的培训和就业准入制的力度, 对违反规定的行为要及时加以纠正, 以此推动劳动预备制度的全面落实, 促进职业教育培训工作的开展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
二、 大力加强在职职工培训工作, 培养和造就一支高素质的产业工人队伍。
随着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速度的加快, 过去那种一次学习、 单一技能管终身的状况将无法适应新形势的要求, 必须做到“活到老, 学到老”。
我国已经加入 wto, 为此,我国的经济结构将不可避免地面临新一轮调整, 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会越来越高, 要求劳动者有更高、 更强、 更全面的能力。
应对这些挑战, 必须按照终身教育的要求, 不断加强在职职工的培训工作, 提高职工队伍的工作能力, 特别是要提高应用新技术、 新材料、 新工艺的能力。
要指导企业完善职工培训制度, 建立健全培训、 考核、 使用相结合并与待遇
相联系的激励机制, 实行竞争上岗、 以岗定薪、 岗变薪变, 推动企业职工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
三、
大力加强再就业培训, 努力提高下岗失业人员的再就业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
再就业是解决国有企业下岗职工问题的根本出路, 再就业培训则是促进再就业的重要手段。
因此, 必须把再就业培训作为切实做好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工作的重要内容, 统筹加以安排, 动员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 共同落实再就业培训。
要增强培训的针对性、 实用性和有效性, 提高培训后的再就业率。
要强化对劳动者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的培养, 发展创业培训, 以培训促创业, 以创业促就业。
四、 大力加强劳动力转移培训, 适应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 推动农村劳动力向二、 三产业转移。
目前, 劳动力内转外输已成为农民就业的重要方式, 成为其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合理选择, 成为当前农民增收的一个亮点。
但是, 从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发现, 一些劳动者光凭体力去打工, 一是转移困难, 二
是挣钱少, 劳动者素质不高已成为脱贫致富的障碍。
因此,积极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 使转移的农村劳动力初步掌握在城镇和非农产业就业所必须的技能, 并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或培训证书。
坚持培训与市场挂钩, 鼓励和支持“定单”培养, 先培训后输出。
五、 大力加强社区培训, 推进地方城市化进程。
近年来, 我县伴随着“小县大城” 战略的实施, 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 就业结构不断发生变化, 因此, 有关培训机构要面向服务业、 玩具业的市场, 了解就业信息和社会用工情况, 加强职业技能培训, 为社会转型作出自己的贡献。
职业培训教育是一项提高全社会劳动者素质的系统工程, 是一项促进企业、 社会和个人全面发展、 不断进步的伟大事业。
要真正落实, 建议从以下几方面开展工作:
一、 进一步加强领导, 扩大宣传, 创造有利于技能人才成长的社会环境
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 强化措施, 研究制定有利于技能人才成长的政策。
各地要把技能人才培养提到重要的议事日程, 加强领导, 制定具体措施。
计划、 财政、 教育等部门要相互配合、 加强领导。
同时, 加大宣传工作力度, 向社会大力宣传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宣传鼓励技能人才成长的政策措施, 宣传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以能力为本位、以需求为导向的人才观。
二、 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 增强服务意识, 推动职业培训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职业培训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 各级职能部门要沟通协作、 积极配合、 共同做好这项工作。
在全社会范围内营造重视、 支持职业培训教育的良好氛围, 促进职业培训教育工作
的健康发展。
随着政府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的不断深入, 各级部门对行业组织和企业开展职业培训教育既不能“越俎代庖”, 也不能撒手不管。
要深入企业调查研究, 帮助企业解决在开展职业培训教育过程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
从行政指挥和具体的培训过程中超脱出来, 出思路、 出政、 抓协调、 抓规范, 扎扎实实为培训机构服务。
培训机构要深化内部改革, 积极引进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在确保培训质量的同时, 开发和培育精品培训项目, 不断提高培训基地在地区经济和企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要促使培训师资队伍的理论水平、 业务能力与新形势、 新任务、 新要求相适应, 全面提高培训教师的政治业务素质和职业规范水平。
其次, 要加强兼职教师队伍的建设, 吸引和鼓励企事业单位经营管理人员、 工程技术人员和有特殊技能的人员到培训基地担任兼职教师, 不断更新和充实教学力量。
探索建立优秀骨干教师师资库, 实行教师联聘、 动态管理、 优化师资配置, 实现资源共享。
三、 进一步巩固发展职业教育, 发挥职业学校的作用, 加大技能人才培养力度
职业教育是以培养中初级技术工人为目标的职业资格教育。
职业学校以坚持紧贴企业、服务就业为办学宗旨 , 成为技术技能劳动者的“摇篮”。
根据优化组合结构、 合理配置的原则, 对职校进行必要的调整和重组, 形成兼备培训、 就业、 技能鉴定功能的综合型职业培训基地, 围绕劳动力市场需求, 大力开展适合劳动者就业和素质提高的职业培训项目, 进一步发挥职业学校培养技术技能劳动者的优势。
四、 进一步发挥行业组织、 企业在职业培训教育中的作用
职业培训教育具有鲜明的行业特点。
行业组织熟悉企业的生产工艺技术特点, 了解行业的历史、 现状和发展趋势, 对本行业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有着深刻的认识。
因而, 在开展行业人才需求预测、 制定行业职业培训教育规划、 制定职业技术标准、 编写职业教育和培训教材、 沟通职业培训教育信息等方面有其独有的优势。
在政府主管部门的调控和指导下, 充分利用和发挥行业组织的优势, 将对职业培训教育的健康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各企业要采用在职培训与脱产培训相结合、 个人努力与企业相结合等措施, 开展新技术、 新材料、 新工艺、 新设备的培训, 尽快培养一批企业急需的技术工人。
五、 进一步完善职业技能鉴定社会化管理体系, 做好职业技能鉴定工作
按照社会化原则, 坚持社会效益第一、 质量第一、 进一步健全职业技能鉴定的组织实施体系, 按照统一命题、 统一考务、 统一鉴定机构条件、 统一考评人员、 统一证书管理。完善职业技能的质量督导制度和社会监督机制。
做好职业技能鉴定工作, 要做到公开公平、一视同仁。
对涉及社会公共利益、 技能要求高而且量大面广的职业进行重点整治, 检查上岗情况, 规范用工行为, 保证资格证书的质量和权威性。
六、 进一步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完善就业准入制度
政府要从提高企业竞争力, 提高产品、 服务质量, 保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保护消费者利益的高度, 认识就业准入制度的重要意义。
在技术技能含量高、 通用性强的职业中,大力推行就业准入制度及通过在技术技能性强的职业工种中建立起素质门槛, 推动劳动者参加必要的职业培训, 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之后再从业和上岗, 逐步做到要就业就必须先培训, 要上岗必须先持证。
职业介绍、 企业招工和个体工商登记等环节要严格把关, 把对技术职业工种从业人员 的就业准入要求落到实处。
同时, 在企事业单位中推广根据职工职业资格和技术技能等级确定就业岗位极相应工资、 福利待遇的作法, 推动企业职业培训与加强劳动力管理和提高竞争力更紧密结合。
新机遇、 新挑战、 新科技、 新发展, 都对提高劳动者素质提出了 新的要求, 各级政府要充分认识加强职业培训、 提高劳动者素质的重要性, 把职业培训教育作为事关经济和发展的大事来抓, 进行总体规划, 提出目标要求, 制定配套措施, 切实抓好落实, 增加对职业培训工作的投入。
各有关部门要密切配合, 加强协调, 共同做好工作。
全社会都要关心支持职业教育培训, 形成尊重技能人才的良好风气和有利于职业培训事业发展的良好氛围。让我们与时俱进, 务实创新, 共同来关心和支持职业培训教育事业, 开创我县职业培训教育工作的新局面。
(本文在国家级刊物《继续教育》 上发表)
职 高 物 理 情 感 教 学 初 探
张 华 燕
[内容摘要] 在职高物理教学中, 教师可通过抓住职高生的心理特点、 创设物理学习 情景、
挖掘教材中的启情点、 实施分层教学等途径, 培养学生学习 物理的情感, 促进 物理学习 质量的提高。
[关 键 词] 职业高中; 物理教学; 情感教学; 情景; 启情点
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 己的需要而产生的具有某种独特色彩的内心体验,而职高生对物理学科的情感主要表现为对物理课的兴趣、 体验获得知识的乐趣和自觉探求物理科学的志趣; 以及通过物理教学产生对祖国的自 豪感和尊严感, 对学习的责任感、 对教师的尊敬感等。
那么, 如何在物理教学中实施情感教学呢? 笔者结合多年教学实践和认识谈几点拙见。
一、 抓住职高生的心理特点, 调动学生学习物理的情感 由于进入职业学校的学生多数是初中阶段的“学困生”, 他们自卑感强, 与教师有对抗情绪, 学习信心普遍不足。
但他们在内心深处仍有求知欲望和上进心。
教师必须抓住职高生的这种心理特点, 从树立其信心入手, 多方设法调动学生学习物理的情感。
(一)
变换角度看待学生 有这样一则寓言:
两个人各有一杯喝了一半的水, 一个说, 我已经喝掉了半杯, 另一个说, 我还有半杯没喝。
寓言向人们暗示了 两种不同的人生态度, 前者为无奈和苦涩, 而后者却满怀着信心和希望。
如果教师能够帮助职高生抛开“空的一半”, 盯住 “满的一半”,捕捉自身的闪光点, 给他们以呵护和鼓励, 就容易使他们找回自信。
(二)、 尊重学生, 灌注师爱 师爱既是一种教育手段, 又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
教师要热爱学生, 尊重学生, 从思想上、 感情上尊重他们的人格和个性, 做到动之以情、 晓之以理, 导之以行, 率先垂范,在师生之间架起一座友好的桥梁, 形成师生感情融洽, 互尊互爱, 民主平等, 心理相容关系, 从而增进师生之间的理解与信任, 消除师生之间的心理障碍, 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同时教师要热爱物理科学, 热爱物理教学, 把自己融于教学中, 以富有艺术性的语言, 积
极、 强烈的情感感染、 震撼学生的心灵, 以激起学生学习的热情。
(三)
铺设台阶, 克服畏难情绪 由于高、 初中物理的衔接存在较大的台阶, 职高物理对抽象思维能力、 数理结合能力、分析和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都有较高的要求, 常常使初中物理基础薄弱的职高生产生畏惧心理。
因此, 对高一新生进行物理教学时应降低台阶, 不随意拓宽加深教材内容, 做到循序渐进。
特别是概念的建立, 在教学上应该有一个层次, 不能指望毕其功于一役。
如“力”概念的建立, 先介绍重力, 说明力是物体对物的作用, 在讲到牛顿第三定律时进一步明确物体之间的作用力是相互的; 在讲到力的合成与分解时, 说明力是矢量; 在讲到动力学时,再揭示力与加速度的关系, 指出力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得出牛顿第二定律。
同时尽可能多地采用与初中较接近的教学方法, 使学生有一个适应转化、 增强学习信心的过程, 保持其良好情绪。
二、 创设物理学习情景, 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情感 人的情感是在一定的情境、 场合中产生、 发展的, 若能创造出良好情景, 就能唤起学生相应的情感, 使其较快进入“角色”, 产生情感共鸣。
(一)
通过物理实验, 创设学习物理的情景 物理学以观察实验为基础, 精心设计的实验活动, 是课堂上创设学习物理情景的有效手段。
如学习共点力的合成时,“1 1≠2” 是教学难点。
可以让两名学生拉一条中间挂有大石子的绳子, 当两人用尽全力也无法拉直绳子时, 全班学生能在愉快的笑声中明白了“1 1≠2” 的道理。
又如引入全反射的概念前, 设计这样一个演示实验:
出示一个儿童玩具——礼花式彩灯, 在这个彩灯头上套一个罩子, 在罩子的前端放一张小彩片和许多弯曲紧密排列的细玻璃丝。
教师打开...
篇六:劳动素质目标和措施
小学 校 开展劳动教育措施做法总结 汇报材料 5 5 篇拓宽劳动教育渠道培养学生劳动技能 ——** 小学 2019 年劳动教育工作经验总结交流材料(一)
为了贯彻区教育局关于做好农村中小学寄宿制学校劳动教育建设意见的通知的文件精神,同时进一步提高我校办学品味和办学特色,2017 年初春,我校以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为指导,以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为特色目标,针对孩子在自然、社会、生活方面的认识局限性和动手能力不足,以劳动技能和生活技能为切入口,创造性地把课堂教学和劳动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把孩子带进田间和生活,让学生掌握劳动知识,体验劳动的过程和乐趣。通过劳动实践活动,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让学生形成良好劳动品德,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取劳动真知,从而促进学生的向知情意行健康有序的发展。
一、教内活外互相长,拓宽思路创实效 1、强化教育意识,达成劳动教育的共识。
为了更好地领导开展学校劳动教育实践活动,开发教育资源,让学生有全面发展的机会,学校组织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劳动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和以教学校长劳动教育业务指导小组暨以后勤校长劳动教育保障小组。每学期制定了详实可行劳动教育工作计划,并选派有劳动技能老师担任劳动实践指导老师。老师学生一起干,全员参与,分工合作,老师教学生,学生教学生,互帮互学,形成“教”“活”相长,“内”“外”互补的意识,营造劳动实践氛围,让大家在劳动中快乐,在快乐中成长。每学期期中召开劳动工作专题会议,反馈劳动
中的问题,集中解决,学期末集中总结,提炼成绩,提出建议,达成共识,并形成文字材料,上交校长办公室。
2、多方位宣传,形成良好的劳动教育氛围。
中长期改革纲要提出:“对学生加强劳动观点和劳动技能的教育,是实现学校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和内容,是小学教育的重要教学任务”。我校重视劳动教育,把劳动教育作为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紧密与少先队活动挂钩,保证劳动教育的实效性和多样性”。
我们还将通过家长联系群,学校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进行宣传,争取家长的支持,形成学校、班级、家长的“三维合力”,切实有效推进劳动教育工作,同时通过家访,引导家长认识劳动对培养学生优秀的思想品质,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作用,使家长能积极主动配合各项校内外教育活动。我们把学生劳动的照片,实时发送到家长群里,让家长们看到自己孩的劳动,传递一份正能量,受到学生家长欢迎,学生家长积极点赞评价,从而提高学生劳动激情。
3、加强劳动教学研究,探索劳动教育新思路。
任何工作的开始,都是艰难的,都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我们为了开展好和提高劳动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引导学生学以致用,组织劳动教师认真研究劳动教育教材,理清劳动教育课程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态度,思想观念目标,大力加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能力以及劳动态度观念的培养,努力探索劳动课教学新思路,并结合教学实践编制切合学生生活实际,体现时代特点的劳动课教材,以不断丰富劳动课程的内容和形成。贯彻兴趣贯课堂让课堂教学活起来,创造
条件指导学生实际操作,促进学生劳、动技能的形成。我们劳动教育不局限场所,把劳动教育延伸到寝室、食堂家庭和社会,拓宽劳动教育的工作面,开创劳动教育的新思路和新模式。我们也体会到从难到易的“拨开云雾见彩虹”的 那份喜悦。
二、快乐汗水润童心,劳动实践育新人 1、锻炼生活能力,培养了良好的习惯。
现在很多学生在家基本上是不做劳动,对劳动知识基本上一窍不通,更谈不上能力,我们通过劳动教育,增加学生的知识。提升学生劳动能力。
在上劳动课时候,我们把课堂搬到学生的寝室里,班主任亲手教学生打扫寝室、整理床铺、叠被、拖地、搽窗户、洗衣服,通过一段时间的教育,学生掌握这些生活技能,我们发现学生的床铺整理得整整齐齐,衣服洗的干干净净,学生习惯养好了。
我们还把劳动教育搬到食堂里,让学生帮厨,有意识培养学生生活能力,学生刚开始不会,通过厨房师傅师范后,学习一段时间,学生会摘青菜,能削土豆皮、包饺子。学生通过教育,学生养成节约习惯,验证了“千教万教不如动手教,千好万好不如习惯好”这句话。
3、拓宽教育资源,增长了劳动知识。
我校于 2017 年秋开始陆续编撰开发适合校情的多套教材,让学生接触更多更好乡土劳动知识教育。
我们开发了劳动基地蔬菜种植的校本教材《我是种菜小能手》,学生通过学习和实践,掌握不少种菜的知识,在蔬菜基地种植蔬菜,学生懂得很多潜移默化知识,在种植番茄时候,学生学会怎样“剪懒枝”,种豇豆时,学生知道怎样“搭架”,栽种黄豆,学生知道了怎样“选种”,在种莴苣时,知道了怎样“排距”。同时,学生在种植知道怎样合理施肥和施水。
开发了体现劳动技能的花草种植校本教材《花卉情缘》,让学生在空余时间种植花草,学生掌握各花草的松土和浇灌知识,陶冶情操,每到春天,我们的校园花香四逸,出现“百花齐放春满园”景象。
开发了寝室劳动生活技能校本教材《我是生活小能手》,增长学生寝室生活知识。
4、挥洒劳动汗水,感受成功喜悦。
两年来,学生们亲自实践,按图索骥进行种植,由最基本的松土、播种、浇水、施肥、采摘。(学校在劳动教育基地围墙四周贴满了各种蔬菜的种植介绍),尤其是亲自采摘自己种植的萝卜、白菜、大葱、上海青、油麦菜、茄子、豌豆等绿色无污染的蔬菜一筐又一筐,更是高兴。2018 年秋季,我们对基地内收获的蔬菜做了个统计:黄瓜 120斤、豆角 125 斤、大葱 28 斤、大白菜 300 斤、韭菜 30 斤、萝卜 200斤、辣椒 30 斤、茄子 100 斤、豌豆 14 斤。我们在收获时,拿出一部分劳动成果第一时间奖励给学生,让学生带回家“品尝”,让学生有
收获感和成就感,从而提高学生劳动激情。
5、收获一份幸福,传递了一份能量。
近两年我们在劳动实践中不断努力,我校劳动基地初现成效,于2018 年 12 月,被长江日报作了专题报道——《豌豆地里的劳技课》。由于学生在寝务管理突出,于 2018 年 12 月,我校学生寝室被教育局评为“五星级寝室”。
我们在取得一分收获的同时,我们把取得成绩通过宣传平台传递给家长,让家长感受到劳动重要性和意义性,支持学生的劳动工作,带动更多学生参与。2019 年开学初,我们召开家长会,详细阐述今年劳动教育工作思路,受到家长的支持和好评。
三、“三继三坚”书特色,培价立德树荣观。
2019 年,我们将按照“一个依托、两个结合”的思路(即以劳动教育实践为依托,将劳动教育与学科教学和学校特色建设相结合),扎扎实实深化和创新劳动教育建设,充分发挥劳动教育的德育功能、智育效应,将劳动教育作为培养学生良好习惯,提升学生道德品质的重要平台。我们将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三继三坚”
1、继续搞好劳动实践基地的建设,做到“以点带点”(以学生带学生),“以面带面”(高年级带低年级),拓宽劳动范围。
2、继续把劳动教育延伸到社会,把社会实践作为劳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另一课堂,确保时间、地点、人员、效果四落实。如:我校校区附近有许多茶园,让学生走进茶园,请茶农指导学生怎样种茶和采茶,让给学生传递更多的知识。我们提前好实践活动计划,确保安
全实效。
3.继续加强学生寝室劳动教育工作,让学生养成更好生活习惯,为学生的成人成才奠基。
4、坚持劳动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开展我做爸妈的小帮手活动。要求学生在假期坚持帮助家长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通过小学生素质发展评价成绩记录反馈到学校,学生在校的劳动情况也由此表反映给家长,以增强劳动教育的实效性,将学校劳动教育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
5、坚持学校劳动教育与社区教育之间的联系,充分发挥社区功能的作用,在社区组织带领高年级的学生给敬老院做“护工”,开展“关爱敬老院”劳动活动,给孩子积极参与并实践劳动技能提供更广阔的空间与平台,增加社会责任感,提升学生道德观,树立学生正确社会核心价值观。
6、坚持学校劳动教育与德育活动相结合,多开展树立正能量教育活动,增加劳动的光荣感。
总之,我校的劳动实教育工作我校刚刚起步,但我们坚信,在上级领导的关心和指导下,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我校劳动教育工作会再上一个新台阶。
加强劳动教育,激发学习兴趣
——— 长山头初级中学劳动教育工作总结 (二)
长山头中学多年来一直重视对学生进行劳动观念、劳动技能的教育和培养,特别是 16 年以来,我们以现代化教育理论为指导;以树立坚定的政治方向为宗旨;以培养严格的组织纪律性,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为目标。因地制宜,以多层次、多渠道和多种形式在教师和学生中开展劳动教育活动,激发学生的劳动热情,增强学生的劳动光荣的观念,提高学生的劳动技能。同时使学生的思想作风、意志品质、组织纪律、行为习惯都有了很大改观,为社会输送了大量品学兼优、身体健康的合格人才。
一.定位明确
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使我们看到,现在的年轻一代,从小娇生惯养、不善劳作,自理和自立能力较差,同时缺乏组织纪律性、集体观念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在困难面前往往表现为意志不够坚定、信心和勇气不足,这些最终影响学校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因此,劳动教育效果的高低,关系到学生能否以全新的精神面貌、优良的思想作风,规范的行为习惯和敢于胜利的勇气迎接高中学习生活。将劳动教育纳入教育,极大地增强了学生的组织纪律性和集体观念,培养了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和不怕困难、敢于胜利的作风。
二.领导重视
为切实搞好学生劳动教育,在学校党支部和校行政的大力支持下,学校每年定期由主管校长牵头,学校德育处、教务处、体卫处、
总务处、团委、年级组负责人及全体班主任参加的劳动教育专题会议。研究制定教育计划、方法、途径,分析近期劳动教育存在的问题,确定教育的重点,并将劳动教育纳入教学计划,取得了显著效果。
三.组织严密,管理严格
在各种劳动教育活动中,规模和难度最大的,要算初一初二一年一度的一周劳动实践活动。我们在劳动实践之前都要召开专门的准备会议,对一些具体问题进行研究和部署,我们还专门制定了《长中学生劳动实践纪律》。安排专门的领导负责,合理安排学生的劳动内容,集中讲解劳动的要求、要领。劳动中,老师们身着劳动服装,手拿工具,带领学生到劳动场地,耐心细致地为学生讲知识,做示范,自始至终与学生在一起。夏初的太阳虽称不上骄阳似火,却也已有些酷热难当,但在老师的带领下,大家干得仍是热火朝天,有的学生甚至喊起了劳动的号子,在这个别开生面的大课堂,正是老师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用自己辛勤的汗水,给学生上了既生动而又非常有意义的一课,让学生们在劳动的苦与乐中锻炼了身体,增长了农业知识,提高了劳动技能;培养了吃苦耐劳的品质;磨练了坚韧不拔意志。亲身劳动的体验,让同学们不仅更多地接触自然,感受自然的气息,而且意识到学习生活的宝贵。再次回到校园,他们会以更加充沛的精力,更加刻苦的精神,投入到学习中去,分秒必争,努力向上,为自己的理想而拼搏。严密的组织和严格的管理,劳动教育能够落实的保证。
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1.将劳动教育纳入课表:
每年一周的集中劳动教育虽然教育功效不小,可要想从根本上改变一个人是不可能的,所以他决不是劳动教育的全部。我校近三年来一直将每周下午的最后两节课定为劳动教育课,每次一个班,由副校长安排劳动内容,班主任组织和带领学生在校内开展卫生清整、整理花木等力所能及的劳动项目,每一次,同学们都非常认真,效果很好,受到各方面的肯定。
2.学生负责教室和校内校外的卫生:
为了提高长中学生的综合素质,我们始终坚持让学生负责教室、餐厅、宿舍和校内外的卫生清整,做到一日三清,轮流值日、坚持班级承包制等。值周教师对各班教室、寝室、卫生区进行检查和学生互查相结合,成绩记入班级量化综合评定。
3.开展暑寒假社会时间活动
我校地处农村,学生家里都有地,所以学校根据实际情况,暑假让学生搬玉米,摘枸杞,寒假收集对联,收集十字绣及刺绣。然后把自己的劳动新的记录下来,作为一项作业内容。这既丰富了社会实践,又提高学生的劳动能力。
4.植树节美化校园
每年的植树节,都是我校美化校园的时候。今年我校移栽树木200 多颗,树木的成活率达到 98%,走进校园处处是风景。四月的校园,绿树成荫,槐花飘香,到处都是迷人的景色。
5.平整校园,硬化活动场地
学校自建校以来,在教育局的关怀下,学校的各种硬件设施逐渐赶超城里学校,特别是均衡发展以来,我校的信息化建设和校
园人文环境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但学校办公室门前的活动场地始终没有硬化,特别均衡以来,我校生源扩充,住校学生随之增加,教室和宿舍之间必须经过这段土路,下雨天,师生往往因为脚上的泥土烦恼。今年校领导几经周折,联系了两家爱心企业免费铺砖硬化,现在,办公室门前平整美观。出进方便。
6.开展学雷锋,献爱心等一系列活动
阳春三月,春风送暖,一年一度雷锋日活动都使师生难忘的日子。学校不断延伸活动内容,让学生觉得有意义。“绿我校园、美我环境”、在班内开设学习园地与宣传栏,对雷锋事迹、好人好事进行宣传与表扬,并开展实践活动、“献爱心”主题班会、整理校门口马路边白色垃圾等等。这些活动让学生身边的小事做起,这不仅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更是雷锋精神得到传承。
五、典型经验
1、实践中体验成功的快乐
现在的孩子,动手能力是比较弱的。他们渴望成功,但是,由于缺乏动手的机会,所以,成功的机会不是很多。教师应尽力...
篇七:劳动素质目标和措施
1 - 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若干措施 为深入贯彻落实《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关于印发〈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通知》《关于印发〈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实施方案〉的通知》精神,形成大中小学劳动教育一体化育人格局,服务和支撑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制定如下措施。一、总体思路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牢牢把握育人导向,遵循教育规律,体现时代特征,坚持因地制宜,强化综合实施。紧密结合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和学生生活实际,弘扬奋斗才能乐享生活的精神,让劳动创造美好生活成为学生的价值追求,加快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人,为城市建设提供人才支撑。
二、工作目标 以全国劳动教育实验区建设为抓手,着力在劳动教育课程建设、实践基地建设、教师队伍建设以及评价等方面先行先试,构建五育融合、学段贯通、市县校联动、家校社协同、高效保障的工作格局,全面提升学生劳动素养,形成全方位支持、全课程融入、全社会参与、全过程评价的劳动教育生
- 2 - 态圈。力争到 2025 年,形成 100 门精品课程,认定 100 个劳动教育综合实践基地,培育 100 所特色学校,培养 1000名优秀导师。
三、主要任务 (一)整体设计大中小学劳动教育一体化 注重通适性与差异性、规范性与灵活性的辩证统一,结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坚持安全适度,制定《大中小学一体化劳动项目清单》,推动各学段劳动教育良性衔接。让学生动手实践、出力流汗,接受锻炼、磨炼意志,培养学生正确劳动价值观和良好劳动品质。
小学要注重劳动习惯养成。做好幼小衔接,在幼儿园劳动意识启蒙的基础上,低年级要让学生学习日常生活自理,感知劳动乐趣,懂得人人都要劳动。中高年级要让学生主动分担家务,养成劳动习惯,适当参加校内外公益劳动,学会与他人合作劳动,体会劳动光荣。
初中要注重劳动品质和职业意识培养。加强家政学习,开展社区服务,适当参加生产劳动,参加职业体验教育,培养职业兴趣,让学生养成认真负责、吃苦耐劳的劳动品质。
普通高中要注重劳动自立意识和主动服务情怀培养。围绕丰富职业体验,组织学生开展志愿服务和公益劳动,参加生产劳动与创新实践,熟练掌握一定的劳动本领,增强生涯规划的意识和能力,理解劳动创造价值,接受锻炼、磨炼意
- 3 - 志。
职业院校要注重培育工匠精神和爱岗敬业的劳动态度。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让学生参与专业实习实训、技能竞赛等活动,积极投身工艺升级、技术革新、发明创造等,立志成为“成都造”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责任单位:市教育局、市人社局)
普通高等学校要注重培育公共服务意识和主动作为的奉献精神。围绕创新创业,结合学科和专业积极开展实习实训、专业服务、社会实践、勤工助学等,重视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应用,创造性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培育良好的职业道德,具有扎根基层、成才报国的远大志向。(责任单位:市教育局、市人社局)
(二)合理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1.确定“课内 课外”课时。中小学劳动教育必修课每周不少于 1 课时,课外校外劳动时间小学 1 至 2 年级每周不少于 2 小时、其他年级每周不少于 3 小时。职业院校结合实习实训开展劳动教育,其中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专题教育不少于 16 学时。普通高校将劳动教育纳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共青团“第二课堂成绩单”,明确主要依托课程,其中本科阶段不少于 32 学时。大中小学每学年设立劳动周,可在学年内或寒暑假自主安排,以集体劳动为主。(责任单位:市教育局、市人社局、团市委)
- 4 - 2.优化劳动教育课程资源。探索五育融合路径,推动劳动教育与其他学科、专业课程的融合**,创设多维度劳动教育场景,发挥劳动教育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鼓励学校开展“劳动 文化”“劳动 生态”“劳动 志愿服务”等融合教育,形成“一校一清单,一校一特色”。遴选和征集劳动教育实践中的典型案例和鲜活经验,形成分学段、分专题的劳动教育课程资源包,持续建设数字化劳动教育资源库。(责任单位:市教育局)
(三)拓展校内外劳动实践场所 3.建好校内劳动实践场所。将劳动场所纳入学校建设规划,研制劳动实践教室(场所)配备指南,赋予空间多重属性,探索一室多用,推动每所中小学校建好配齐劳动实践教室,每所职业院校和普通高校要建立相对稳定的劳动实践基地。(责任单位:市教育局、市发改委、市人社局、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市住建局)
4.建好校外劳动实践基地。统筹规划配置劳动教育资源,每个区(市)县至少建设 1 个劳动教育综合实践基地,鼓励有条件的区(市)县和学校建立特色实践基地。建立健全开放共享机制,将青少年宫、青少年活动中心纳入校外劳动实践基地建设,鼓励区(市)县通过普职联办、城乡联办、校社联办等方式多渠道建设劳动教育实践基地。(责任单位:市教育局、市人社局、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市农业农村局、
- 5 - 市公园城市局、市文广旅局)
(四)提升劳动师资队伍专业水平 5.建强专兼职队伍。建设高校劳动教育研究人员、区(市)县专兼职教研员、学校专兼职教师、校外特聘教师 4支劳动教育人才队伍。鼓励有条件的学校至少配备 1 名劳动教育专职教师,形成以专职教师为主导,兼职教师相结合的课程实施队伍。(责任单位:市教育局、市人社局)
6.提升专业化水平。支持成都大学、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等市属高校开设劳动教育相关专业,培养劳动教育专业化师资。通过国培、省培、市级骨干教师培训、全员培训等多种方式,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用 3-5 年时间至少建立10 个劳动教育市级名师工作室,培养一批市级学科带头人。(责任单位:市教育局、市人社局)
7.建立激励制度。将劳动教育课教师纳入教师职称评审范围,建立健全工作考核体系,分类完善评价标准。保障劳动教育课教师在绩效考核、职称评审、评优评先、专业发展等方面的待遇。将劳动教育成果纳入市教学成果奖申报评审。(责任单位:市教育局、市人社局)
(五)健全劳动教育评价制度 8.实施综合评价。将劳动素养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探索“劳动教育 人工智能”,建立学生劳动档案,跟踪记录学生劳动教育的全过程,开展写实记录和增值性评
- 6 - 价,形成学生劳动教育“数字画像”。组织实施学生劳动技能大赛,通过颁发“劳动奖章”、评选“劳动能手”等方式营造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的良好氛围。(责任单位:市教育局)
9.注重结果运用。把劳动素养评价结果作为衡量学生全面发展情况的重要内容,作为评优评先的重要参考和毕业依据,作为高一级学校录取的重要参考或依据。(责任单位:市教育局、团市委)
(六)构建劳动教育共同体 10.强化家庭责任。在家庭教育指导中强化家长对劳动教育的重视,引导家长当好劳动教育的“第一任教师”。鼓励孩子每年学会 1-2 项生活技能,主动承担家务劳动。(责任单位:市教育局、市妇联)
11.落实学校主责。学校要系统规划学校劳动教育,制定劳动教育总体实施方案。明确实施机构和人员,严格执行劳动教育课程安排,不得挤占、挪用劳动实践时间。将劳动习惯、劳动品质养成教育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开展劳动教育主题活动,举办劳动技能比赛和劳动成果展示。分学段编制家庭劳动指导手册,给学生布置一定的家庭劳动作业。(责任单位:市教育局、市人社局)
12.形成社会合力。发挥社会力量支持劳动教育,为学生参加力所能及的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提供条件。教育部
- 7 - 门要明确负责劳动教育的职能部门,加强行政和科研人员配备。农业农村、国资管理、经济信息化、文化旅游、体育等部门要推动所属企事业单位提供劳动实践场所和服务。妇联等单位要指导和推动家庭开展好劳动教育。精神文明、民政、工会、共青团等部门和单位以及各类社会组织要支持学生开展志愿服务、公益劳动,参与社区治理。其他有关部门和单位要结合自身职能,为劳动教育提供支撑保障。(责任单位:市教育局、市文明办、市委社治委、市经信局、市民政局、市人社局、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公园城市局、市文广旅局、市国资委、市体育局、市总工会、团市委、市妇联、市科协)
四、保障机制 (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市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定期研究劳动教育工作机制。各级各部门要加强统筹领导,明确工作职责,切实解决劳动教育实施过程中的重大问题。各区(市)县、各市属高校要把劳动教育摆上重要议程,学校要切实承担劳动教育主体责任,加强对本校劳动教育的组织实施。(责任单位:市教育局、市发改委、市经信局、市民政局、市财政局、市人社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公园城市局、市文广旅局、团市委、市妇联)
(二)保障经费投入。统筹中央、省级补助资金以及自有经费,建立政府、学校、社会等共同承担的多元化经费筹
- 8 - 措和分担机制,支持校内劳动实践场所和校外劳动实践基地建设,建立学校劳动教育器材、耗材补充机制。学校可按规定统筹安排公用经费等资金开展劳动教育。支持和鼓励采用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吸引社会力量提供劳动教育专业服务。(责任单位:市教育局、市财政局)
(三)强化安全防控。完善教育与管理并重的安全保障体系。学校组织开展校外劳动教育活动要有“三案两书一险”,即制定活动方案、风险防控预案,向主管部门备案,与家长、企业分别签订安全协议书,学校举办者按规定购买校方责任险。鼓励购买劳动教育相关保险。(责任单位:市教育局、市公安、市交通运输局、市卫健委、市应急局)
(四)加强督导评估。把劳动教育纳入教育督导体系,对县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保障劳动教育情况以及学校组织实施劳动教育情况进行督导,对学校劳动教育开课率、劳动实践组织、教学指导、保障措施等情况进行督导。开展劳动教育质量监测,强化反馈和指导。(责任单位:市教育局)
(五)加强宣传引导。立足家庭劳动教育日常化、学校劳动教育规范化、社会劳动教育多样化,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报道,大力推介“成都工匠”“蓉城劳模”等弘扬劳动精神的典型经验和先进事迹。通过举办和承办全国性重大劳动教育论坛、学术会议等方式,打造劳动教育成都品牌。推动劳动教育试点区域、试点学校建设,建立动态跟踪调整机制,
- 9 - 促进试点向示范转化。(责任单位:市教育局、市委宣传部)
篇八:劳动素质目标和措施
( 九年 义 务 教 育 初 级 中学 课程 计 划 》 将 劳 技 课 列 为初 中必修 课 之 一,要 求“ 学生通过 自 我 服 务劳 动、家 务 劳 动、公益劳 动 和 简 单 的生 产 劳 动,使学生 掌握 一些 服 务性 劳 动 和 工农 业 生 产 的基 础 知 识 — 基 本技 能” ,“培 养 学 生 具 有 正 确 的劳动观 点 和 良 好 的劳 动 习 惯以及 珍 惜 劳 动 成 果,热 爱 劳 动 人民 的 感 情。”由 此 可 见、落 实 劳技 课 的教 育 目 标 是 实 施全 面 素质教 育 的一 个 重要 组成部分。农 村中学 的 学 生 绝 大部 分来 自 农 村,并 将 回 到 农村 参 与当 地 经 济 建设,因 此,必须 认真扎 实 地 开 展 劳 技 教 育。而 现 在有 相 当 一 部分 农 村 初 中 因 受 应试 教育 的 影 响,劳 技 教 育 没 有引 起 足 够 重 视,而 将“劳 技 课”当成“副 课” 、 “搭 当 课” ,有 名 无实,且 年 级 越 高,开 设率 越 低,同 时也 缺 乏 具 有 相 应 教 学 能 力的 教 师、 没有专 门 的 教 材、 没有专 门 的 实 验 基 地,有 的 虽 有 课表,但 均 被其 它“主 课”教 师 占 用,有 的虽 进 行 了 会 考、结 业,但 均 是走 走 过 场.讲 讲 而 已。如 此种 种情 况 是 造成 学生 毕 业 前 缺 乏 回 乡 参 加 劳 动 的 思想 准 备,只 顾 死读 书,甚 至 产生 厌恶 劳 动 的 倾 向。这 诸 多 问 题应 当 引起学校、家 庭 和 社 会 的 高 度 重 视,加 强 劳技教 育 是坚 持社会 主义 教 育 方 向 的一项 基 本 措施,也 是农 村 教 育 综合 改 革的 需 要。农 村 中学 应 该 怎 样 加 强 劳技 教 育 呢 ?首 先,必 须 提 高 认识,端 正 思 想。为 了 统 一 思 想 认识,我 们 引导 全校师 生 算 了 三 笔 帐:一是结 合 当地经 济建 设 的 实 际 算 了 技 术 和 智 力 所 产 生 的 效 益帐;二 是结合 对我 校历 届 毕 业 生 回 乡 后 的调查 情况 算 了 学 校办 学的 效 益帐;三 是 结 合农村 经济 发 展 及产 业 结构 调 整 的实 际 算 了 本 地 人才 的需 求帐。从 而 形 成 共 识:不 论从教育 的功 能 出 发,还是 从 办学效 益 出发,农村 中学 都 应该 教 育 学生 在 掌 握 科 学 文 化 知 识 的 同 时,应具 有 献 身农村 的 思 想基 础 和 劳 动 致 富 的 技 能基 础,以 适 应 本 地经 济建设 的 需 要。在 实 施劳 技教 育 的过 程 中 我 们 强 调 坚 持“三 个 结合” :一是 劳 动 教 育 与 全 面 贯 彻 教 育 方针,向 素 质 教 育转轨 相 结 合 ; 二 是 劳技 教 育 与 教 育 学 生 爱祖 国、爱 家乡、 爱 集体 ,培 养 学 生 的 社会 责任感 义 务感 的 德育 相 结合; 三 是劳技 教育 与 落实 《 中 学 生 守 则 》 及 《 行 为 规 范 》相 结 合,培 养 学 生 艰 苦 奋 斗、勤俭 节约、团 结 协作、 热 爱劳 动、珍 惜 成 果 的优 良 品质。这 样 使 广 大 师 生 认 识 到加 强 劳技 教 育 的重 大 意 义。其 次,要 加 强 教学管 理.提 高 教学质量。每 个 学 期我们 将 劳技 教 育 列人 学校 工作计 划,保 证“ 六有” :有 领导主 抓 ( 由 分 管 主 任 主 抓 ),成 立 了 劳 动 课、 活动 课 领 导小组; 有 课表 安 排、 课时 保证,侮 周 2 节,不 得 随 便 占 用;有专 任 教师 和 兼 任教 师,我们 成 立 了 劳技 课 教研组,调配 了 恰 当 的 专 任 教 师,同 时 还聘 请 了 镇 农 技 站、兽 医站、茶 场、 油厂 的 专业 技 术 人 员和老 师 傅 来学 校 任 劳 技课 兼 职教师,定 期、不 定 期 地 到 学 校举 办 讲 座 和 短 训;教 师上 课 有 教 案; 学 生 有 教 材和 作 业,我 们 在 用 好 现 有劳 技 教 材 的 同 时,还联 系 我 镇 是“油 料 大镇” 、 “鱼 米之乡” ,盛 产 大 头 菜 等 优 势,聘 请 有 关 人员 编 写 了“小 磨 麻油 的 加 工方 法” 、 “水 稻 的 田 间 管 理”、 ` ’ 芥菜的 腌 制”等地 方性、 实 用性很 强 的乡 土 教 材,不 仅使 学生 掌 握 了 一定 的生 产 技能,也 使 我 镇 的 许 多传统 技 艺 得 以 继 承 和发 展,收到 了 良 好 的 效 益;还有,学 生 上 劳 动课 有 专 门记 载,学 期 结束 要 考 核、 考试,其 成 绩 记 人 学 生 成 绩单。这 样加 强 了 教学 管 理,提 高 了 教学质量。第 三,注 重 理论 联 系 实 际,培 养 学 生 动 手 实 践 能力。劳 技 课 教 学 时 不 仅 要 求教 师 紧 扣 教 材,而 且 还 要联 系 了 木地 经 济 实 际。如 在 教 授 第 三 册 第 一 章“室 内照 明电 路 安装 技 术” 时 ,教师 组织 同学 们 先 学 理 论,再到实 验 室 练 习 操 作,最 后让 学生 将 学 生 宿舍 大 楼_l 因年 久 失 修 的 电 路 进 行 了 重新 安装,电 线、电 闸、灯 头 均山 学 生 自 己 拆 卸 安 装。同 学 们还 利 用 木卫 用 具加 工 制作 电 路 试 验 演 示 板 等各 种 教 学 仪 器。我 们 还 注 意 了 学生 实 习 场 地 的 建 设,目 前,我校 有 油 厂` 、酒 厂、养 殖 厂、花卉 园 林等多 处 学 生 实 习 基 地,同 时 还 与 学 校 附 近 的农技 站、家 电维 修 部、加 工 厂、茶 场 取 得 联 系,使 学 生 实践有 基地,操作 有 条件,保 证 了 教 学 内容 的 落 实,通过 几 年 来 的 实践,我 校 的 学 生 在 校能 自理生 活,参 加适 当 的 公 益 劳 动,节 假 日 回 家 不 仅能 做 力 所 能及的 家 务劳 动、生 产 劳 动,而且 还 成 了 新 技 术 的 实 验 员、推广 员,宣 传 员,他们 或 向 父 母 提 出 生产 经 营 建 议,或向邻 居 亲 友 宣 传 科 学 种 植 技 术,或 在家摆 弄电 器,或 帮家 长 料 理 效 事。学 生 王 之 文 发 现 家 中 责 任 田 水 稻 害病,大胆 运 用 所 学知 识,拯救 了 五 亩 濒 临绝 收 的 水 稻。几 年 来 毕 业 的 学 生 有 的 开 设 家 电 维修 部,有 的 办 起 了养 殖 厂、 成了“鸡 司 令” “鸭 司 令” ,有 的 种 起 了 葡 萄⋯ ⋯ 他 们 在 农村 的 广 阔 天 地 施 展 着 自 己 的 才 华,为 我校 赢 得 了 很 高 的 社 会 赞 誉,农 民 由 衷 地 感 到:“送 孩 子上 这样 的 学 校,值 !”( 责 任编 辑 卫 光 平 )宜 城 市五集 学 中 华 屈 清 春一 洛 或 质 素 措 养 目 标加 强 劳 动 技 教 育 能由 血韭鱼 昌~5 !一1 9 9 2
篇九:劳动素质目标和措施
0 期( 20 12年10 月 )中国科技论坛85——我国劳动者素质现状评价及其对策、李华1, , 许114 0 51; 2. 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 北京晶2( 1. 辽宁科技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辽宁鞍山10 0 7 32)摘要:本文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应该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角度, 建立一套较为科学合理的劳动者素质指标体系, 并通过计算得到劳动者素质分数, 利用19 8 5- - 20 0 9 年的数据对我国劳动者素质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价, 得到一个比较客观描述我国劳动者素质状况发展趋势的指数和劳动者素质增长率。
最后,对高素质人才如何发挥创新作用, 减少高素质人才的流失, 进行了深层次的分析。关键词:
劳动者素质; 评价指标体系; 对策中图分类号:
c 9 7 0 . 7 文献标识码:
at h el e v e l, p r o b le m sa n de v a lu a tio n o fc h in e se l a b o rq u a litya n dits c o u n te r m e a su r e sl i h u a l, x ujin 9 2( 1. s ch o o lo f b u sin e ssa d m in istr a tio n , u n iv e r sityo fs c ie n c ea n dt e c h n o lo g y l ia o n in g , a n sh a n114 0 51, c h in a ;2 . in stitu te o fq u a n tita tiv e&t ech n ica l e c o n o m ic s, c h in e sea c a d e m yo f s o cia ls cien ces, b eijin g10 0 7 32, c h in a )a b st r a c t :
t osp e e d u pth e tr a n sf o r m a tio n o f th em o d e o f e c o n o m icd e v e lo p m e n t, w esh o u ldim p r o v ela b o rerq u a lity , esta b lishase t o f n lo r escien tif ic a n d r e a so n a b le la b o rq u a lityin d exsy stem . t h is p a p r e th r o u g hth e ca lcu la tio n o b ta in s th e a c c u r a t e la b o rerq u a litysco r e s. it ev a lu a testh equa lityo f o u rc o u n tr yla bo rer sta tu sb y u sin gth ed a ta f r o m 19 8 5to20 0 9 , g e tsarela tiv ely o bjectiv e d escrip tio no f c h in e se la b o r erq u a litysta tu sd e v e lo p m e n ttren d in d ex a n d th eg r o w thr a te o f la bo rqu a lity. f ina lly, th is p a p e rstu d ies o n h o w top la yth e ro le o f in n o v a tio n ta len tsw ithhi【gh q u a lity , r e d u c eth elo ss o fh ig h —q u a lity p e r so n n e l, u n d e r to o kth ea n a ly siso fd e e pa d m in istr a tiv e lev els.k e yw o r d s:
l a b o rq u a lity ; e v a lu a tio n sy ste m ; c o u n te r m e a su r e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迫切呼唤劳动者素质的提高, 劳动者素质的提高也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保障和动力涮1|。
综合来看, 提高劳动者素质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保障作用主要体现在以基金项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成效评价研究及其实证分析”收稿日期:
20 12—0 3—28作者简介:
李华( 19 7 4 一), 女, 副教授; 研究方向:
计量经济模型与评价。下几个方面:
第一, 提高劳动者素质是提升我国科技实力的保障。
第二, 提高劳动者素质是经济结构优化的保障。
第三, 提高劳动者素质是增强国家整体竞争力的保障。
因此, 提高劳动者素质,万方数据
中国科技论坛( 20 12年10 月 )第10 期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 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1目前我国劳动者素质现状我国目前劳动者素质主要面临如下问题:第一, 劳动者整体素质偏低。
我国劳动者素质与发达国家, 甚至与某些发展中国家相比, 仍然整体偏低。
表现为虽然文盲率降低、 但技盲人数增多。20 10 年, 15岁以上人口的文盲率下降为4 . 1%, 文盲人口下降到54 66万人, 但是与此同时技盲人口却仍然较多。
从联合国的统计数据显示, 中国在识字率、 教育和入学率等指标, 在人类发展指数中排在全球9 4 位, 远远落后俄罗斯、 印度、 巴西三国, 甚至比突尼西亚、 阿塞拜疆等第三世界国家还要差,这反映了中国未来大部分的劳动力仍只能从事低技术、 人口密集的工业。
2o 。第二, 思想素质教育力度不够。
目前, 独生子女学生的比例日益增大, 他们自控力、 自制力、 自理能力都较差, 还有的学生缺乏道德修养, 政治观念相对淡薄, 不少学生表现出对某些政治活动漠不关心。
普遍缺乏吃苦耐劳, 艰苦朴素的优良品质。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力度不够, 没有在学生中占领市场。第三, 身体素质整体状况有所改善, 但是大中小学生以及公务员身体状况令人担忧。
许多中学生不吃早餐, 应付中餐, 晚餐不在乎, 使正处于长身体阶段的中学生面黄肌瘦, 身体免疫力差, 频繁生病。
工作压力大、 运动量较小、 应酬多是导致公务员身体状况异常的主要原因。第四, 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匮乏且流失严重, 人才创新创业能力不强∞j。
首先, 我国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匮乏、 拔尖人才和领军人才严重不足等问题日益凸显, 人才发展遭遇瓶颈和短板。
我国的人才环境还不尽如人意, 改革开放后, 留学人员14 0 万,回归4 0 万, 我国顶尖人才流失数量在世界上占首位m o 。
其次, 我国现有的人才状况特别是人才创新创业能力欠缺, 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掣肘因素。
近几年, 一些发达国家在人才发展方面又有新动作, 如美国20 0 7 年实施的《美国竞争力法案》 、英国20 0 8 年出台的“创新国家” 战略以及日本20 0 2年开始推进的“24 0 万科技人才开发综合推进计划” 等, 都是这些国家应对知识经济的重大举措。我国要成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不仅需要深刻认识人才创新创业能力欠缺的不利因素, 也需要认真借鉴发达国家在人才发展方面的新举措。2劳动者素质评价指标体系与素质指数的建立劳动者素质, 又称劳动力素质。
劳动者的思想素质、 身体素质、 文化科学知识素质、 技术能力素质等的总称。
是劳动者在思想上、 技术上、 健康状况上与社会化大生产相适应程度的体现【5]。
劳动者素质是一个综合陛的指标, 反映了劳动者自身水平的高低。
本文将a h p 法应用于劳动者素质的评价分析中, 在全面构建劳动者素质评价指f看钵系的基础上, 利用a h p方法来确定权重, 全面评价劳动者素质。2. 1a h p 的基本思路a h p 即a n a ly tic h ie r a r c h y p r o cess, 又称层次分析法, 是20 世纪8 0 年代美国匹兹堡大学s a a ty教授创立的。
这种方法是一种系统化、 层次化的分析方法, 是在人们的主观判断上, 较好地结合了定陛分析和定量分析, 在处理复杂问题上有较强的实用性和有效性m j。
a h p 法将复杂的问题分解成几个组成因素, 再按支配关系将这些因素分组成低阶层次结构, 通过两两比较, 确定各层次中因素的相对重要性, 最后再综合决策者的判断,确定决策方案的相对重要性, 做出最终的选择和判断。2. 2劳动者素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指标选择利用a h p 方法对劳动者素质进行研究, 关键是建立层次结构模型。
根据劳动者素质的定义,建立劳动者素质评价指标体系的子系统。
而要确定劳动者素质评价的指标体系, 还要遵循科学性、有效性和简洁性的原则选择可操作性指标。根据指标选取原则, 参考了国内外对劳动者素质的研究, 确定了劳动者素质评价体系框架,共20 个指标"“o 。( 1)衡量思想素质水平的指标选择依据。为了使思想素质具有可比性, 我们使用每万人案件受理数、 离婚率和主要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 从劳动者的道德、 社会责任感的角度来衡量思想素质。( 2)衡量身体素质水平的指标选择依据。我们主要选取劳动者平均预期寿命、 每千人医疗机构床位数、 体育系统从业人员占全体从业万方数据
第10 期( 20 12年10 月 )中国科技论坛人员比重和城市、 农村居民主要疾病死亡率四个指标来评价劳动者的身体素质。( 3)衡量文化科学知识素质水平的指标选择依据。文化科学知识素质是劳动者素质的主要内容,是劳动者的平均受教育程度和掌握科学知识的多少。识字是整个社会人口掌握知识的基础, 故识字率成为体现人口文化素质的基础指标, 但是它没有考虑到文化程度的层次性, 因此我们选取了人口文盲率、半文盲率这两个逆指标来代替。
专业技术人员的多少反映了劳动者对科学技术的掌握情况, 大专以上文化程度人数反映了在劳动者中大学的普及程度,是说明劳动者文化科学知识素质的重要方面。
9j。
但这两个指标没有考虑到客观因素。
因此, 我们选取各级各类学生在校数、 人均教育经费、 人口平均受教育程度来进行补充。
另外, 为了体现劳动者素质的提高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能动力量, 我们还将第一产业就业劳动力占全部就业劳动力的比例这一指标引入评价体系中。( 4 )衡量技术能力素质水平的指标选择依据。劳动者的技术能力素质是劳动者素质的核心内容, 技术能力素质的提高能够增强国家竞争活力和后劲。
劳动者的积极参与和支持, 能够加快科学技术的转移和扩散, 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和推广¨ 引。
因此, 在测度劳动者技术能力素质时,a =1%%%2 1%y 4321%2541更应该注重劳动者的实践能力, 故选取科技人员总量占人口比重、 科技活动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占g d p 比重、 国内专利申请受理数、 商标注册申请数、 对外技术依存度和劳动生产率这六个指标来衡量劳动者的技术能力素质。2. 3a h p 运算步骤以及结果( 1)利用a h p 法确定劳动者素质评价指标权重。首先, 建立劳动者素质评价体系的层次结构,最高层是评价的目标层, 即劳动者素质。
子系统层是对目标层进行了具体的分解, 分别从思想素质、 身体素质、 文化科学知识素质和技术能力素质四个方面对劳动者素质进行衡量。
最后一层是指标层, 是对子系统层的更进一步分解, 是a h p法评价过程的主要载体。其次, 构造比较矩阵, 对比较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11j。
根据上述层次结构, 确定了各层之间指标的隶属关系, 下面要根据各类指标的作用和重要性的不同, 构造两两比较矩阵, 如图l。
其中, a 为子系统层相对于目标层的两两比较值, b i为指标层相对于b i层的两两比较值。
对a , b i( i= 1, 2, 3, 4 )五个比较矩阵进行检验, 均通过一致性检验。
利用和积法确定子系统层对目标层以及指标层对子系统层的权重, 见表1。b 2 =1%21%%%%%%33图1劳动者素质各层比较矩阵第三, 合成综合指数评价劳动者素质。
运用a h p 分析法得到各指标的权重后, 把选择的指标1341%1%儿11311111666512必1%%544 儿3%3儿3/411l1值进行无量纲化, 与权重一起合成综合指数。
因为在进行指标的选取过程中, 是从不同的方面来24, .2。
彳。
%%4,。2%。●。
%%%, %咙。
垤, 。13323●2ⅳ忍2v见。
∥乃2, v乃o。2v见, , ∥乃,%必%必2%rlillli刮illll电万方数据
中国科技论坛( 20 12年10 月 )第10 期全面反映劳动者素质的情况, . 各指标的量纲往往差异很大, 不能直接综合, 因此在进行综合指数计算前, 要对各个指标值进行无量纲化。
以20 0 9年为例, 在无量纲化计算中, 我们选择19 8 5年作为基期, 对每一报告期进行计算, 得出劳动者素质指数( 见表2)。表1劳动者素质综合指数权重计算子系统层指标层每万人案件受理数( 起)( o . 0 6 34 )思想素质( 0 . 169 3)离婚率( 0 . 0 6 34 )主要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 0 . 0 4 25)劳动者平均预期寿命( 0 . 0 6 54 )身体素质每千人医疗机构床位数( 0 . 0 50 9 )( 0. 2068)体育系统从业人员占全体从业人员比重( 0 . 0 39 6 )城市、 农村居民主要疾病死亡率( 0 . 0 50 9 )专业技术人员占从业人口比例( 0 . 0 4 7 )各级各类学校在校学生数占人口比重( 0 . 0 37 4 )劳动者素质人口平均受教育程度( 0 . 0 38 5)文化科学知识素质( 0 . 2655)第一产业就业劳动力占全部就业劳动力的比例( 0 . 0 324 )人口文盲率和半文盲率( 0 . 0 334 )全国就业人员大专以上文化程度比例( 0 . 0 4 7 )人均教育经费( 0 . 0 29 8 )科技人员占人口比重( 0 . 0 7 8 6 )科技活动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占g d p 比重( 0 . 0 7 8 6 )技术能力素质( 0 . 358 4 )国内专利申请受理数( 0 . 0 39 )商标注册申请数( 0 . 0 39 )对外技术依存度( 0 . 0 4 17 )劳动生产率( 0 . 0 8 13)通过各指标指数的计算, 分别计算出思想素质指数、 身体素质指数、 文化科学知识素质指数、 技术能力素质指数为0. 647 47 、 0. 024062、 3. 27 8049和4 . 0 9 7 7 8 2, 利用子系统层对总目标层的权重, 进而求得20 0 9 年我国劳动者素质总体指数p = 2. 234 326。用此方法对历年全国劳动者素质进行评价, 得出历年劳动者素质指数后, 把劳动者素质指数为3认为劳动者的素质较高, 再通过公式f ‘n 。
f 报告期劳动者素质指数一m in ( 所有报告期劳动者素质指数)\1一~1\3一m in ( 所有报告期劳动者素质指数)j可以计算得出历年劳动者素质的综合分数。进行评价, 为我们提供了我国在未来转变经济发用此方法对19 8 6- - 20 0 9 年全国劳动者素质进行评展方式中考察劳动者素质的一个数据基础和历史价, 结果见表3。发展趋势。
如图2所示。
图2给出了中国劳动者素利用a h p 法对19 8 6 - - 20 0 9 年全国劳动者素质质发展的一个变化趋势隋况。万方数据
第10 期( 20 12年10 月 )中国科技论坛一8 9表2 20 0 9 年我国劳动者素质水平指标计算备选方案权重基期( 19 8 5年)报告期( 20 0 9 年)合成指数每万人案件受理数( 起)0 . 0 6 3410 . 388 8 . 20 . 4 8离婚率0 . 0 6 340 . 4 41. 8 50 . 20主要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0 . 0 4 255. 9 2%1. 6 0 %0 . 0 3劳动者平均预期寿命o . 0 6 546 97 3. 33o . o o每千人医疗机构床位数0 . 0 50 92. 13. 0 60 . 0 2体育系统从业人员占全体从业人员比重0 . 0 39 60 . 0 20 24 %0 . 0 19 22%0 . 0 0城市、 农村居民主要疾病死亡率0 . 0 50 98 8 . 6 3%9 7 . 7 9 %o . 0 l专业技术人员占从业人员比例0 . 0 4 7 01. 57 %3. 7 0 28 %0 . 0 6各级各类学生在校数占人口比重0 . 0 37 418 。
8 6 %17 。
6 6 %0 . 0 0人口平均受教育程度0 . 0 38 51. 257 . 8 50 . 20第一产业就业劳动力占全部就业劳动力的比例0 . 0 3246 2. 4 0 %38 . 10 %o . 01人口文盲率和半文盲率0 . 0 3 3 431. 9 0 %7 . 10 %0 . 0 3全国就业人员大专以上文化程度比例0 . 0 4 7 00 . 18 %7 . 4 7 1%1. 9 3人均教育经费0 . 0 29 8114 . 17 8 94 0 9 0 . 0 3 4 8 121. 0 4科技人员总量占人口比重0 . 0 7 8 60 . 7 4 %3. 7 4 %0 . 32科技活动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占g d p 比重0 . 0 7 8 61. 14 %1. 7 0 %0 . 0 4万人发明专利数o . 0 3 9 014 3 7 28 7 7 6 ll2 . 34商标注册申请数0 . 0 39 04 3 4 4 57 4 17 6 30 . 63对外技术依存度0 . 0 4 174 5. 8 6 8 %6 . 36 8 %0 . 0 4劳动生产率o . 0 8 131519 8152 4 4 2 . 13 140 . 7 3* 数据来源:
《中国统计年鉴》 、 《中国民政统计年鉴》 、 《中国金融统计年鉴》 、 《中国科技统计年鉴》 、 《中国劳动统计年鉴》 、 《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 。, 。,一≯∥一?. ▲。
。
。
- 1a。
。
。
。
- , 。
、 1’ 、 、vvvv图2中国历年劳动者素质( 单位:
分)◆劳动者素质晒蚰踮舳硝加:
合∞铬∞万方数据
中国科技论坛( 2 0 12 年10 月 )第10 期—◆一劳动者素质增长率一1. o o %吣图3劳动者素质增长率( %)从图2中我们可以看出, 中国劳动者素质呈现产力中的中坚力量和核心力量…3, 从以上两个分不断递增的态势, 从19 8 6 年的6 0 分, 到20 0 9 年的近9 0 分。
30 年不到, 却增长了30 分, 平均每年保持1分以上的增长速度。
但是从图中还是可以看出, 19 9 0 年以前劳动者素质提升较为缓慢, 这可能原因是政治风波结束不久, 社会动荡因素仍然存在。
但是20 世纪9 0 年代初期随着经济社会进入正轨, 劳动者素质有了一个上涨的高峰期, 这个高峰期一直持续到19 9 4 年。
20 0 1年入世成功后又是一个快速上涨的时期, 可以说加入w r o 对我国无论是国民经济整体还是劳动者素质个体都带来了绝佳的发展机会。
. 入世的成功, 促进了我国与国际的交往, 这种交往不仅局限于经济, 还扩展到人才的交流, ...
推荐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