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8篇)7月各省委书记、省长公开发表讲话文章,供大家参考。
2023年7月各省委书记、省长公开发表的讲话文章(8篇)目 录一、省委书记
山西省委书记蓝佛安:
扎实开展主题教育加快推动转型发展 1
湖南省委书记沈晓明:
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上闯出新路子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湖南新篇章 7
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书记孙绍骋:
弘扬“蒙古马精神”和“三北精神”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闯出新路 12
辽宁省委书记郝鹏:
用好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公开讲话”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辽宁新篇章 18
浙江省委书记易炼红:
浙江省委“八八战略”实施20周年新闻发布会发布稿 24
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书记刘宁:
扎实推动边疆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 27
二、省长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主席艾尔肯吐尼亚孜:
锚定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努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疆篇章 35
甘肃省省长任振鹤:
坚持真学真懂真信真用务求入脑入心入魂入行 41
扎实开展主题教育加快推动转型发展
山西省委书记蓝佛安
(2023年7月1日)
全党深入开展学习贯彻a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以 来,a总书记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深刻阐明了开展主题教育的重大意义、目标要求、重点任务,为全党开展主题教育提供了根本遵循。2023年5月16日,总书记莅临山西考察并作出重要指示,为我们开展好主题教育注入了强劲动力,为我们走好新征程进一步指明了前进方向。山西省委牢记总书记嘱托,扛牢主体责任,强化政治担当,努力推动主题教育扎实顺利开展、不断走深走实。我们要坚持不懈用a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部署要求上来,扎扎实实完成主题教育各项任务,努力在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上取得明显成效,汇聚起加快推动转型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磅礴力量。
一、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推进理论学习,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a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学习贯彻a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既是这次主题教育的主题主线,也是根本任务。我们把加强党的创新理论武装作为重中之重, 把学习贯彻党的20d精神与学习贯彻a总书记考察调研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结合起来,与学习贯彻总书记最新讲话精神结合起来,一体学习领会、一体贯彻落实,着力在真学真懂真信真用上下功夫,不断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
坚持“第一议题”制度,及时跟进学。a总书记深刻指出,我们这么大一个党,领导着这么大一个国家,肩负着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国家强盛、民族复兴这个艰巨任务,全党必须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怎么实现全党思想、意志、行动的统一?最根本的就是用党的基本理论武装全党。山西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坚持把学习贯彻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文章、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第一时间传达学习,第一时间贯彻落实。及时学习总书记关于主题教育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实党中
央关于主题教育各项决策部署,牢牢把握主题教育正确方向。坚持读原著、学 原文、悟原理,深入研读党的20d报告和党章,认真学习《a著作选读》、
《a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摘编》等指定书目,坚持多思多想、学深悟透,全面学习领会a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体系、核 心要义、实践要求,把握好这一重要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 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在省委常委会带动下,我省第一批213个单位的党委
(党组)都及时跟进,深入思考学、联系实际学,不断增进对党的创新理论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
举办集体学习读书班,交流研讨学。党的十八大以来,a总书记4次到山西考察,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山西“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 解决制约发展的结构性、体制性、素质性矛盾和问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 革推动经济转型发展,以创新驱动推动经济转型发展,以营造良好营商环境推 动经济转型发展,以全面深化改革推动经济转型发展,真正走出一条产业优、 质量高、效益好、可持续的发展新路”。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我们先后举办两 次集体学习读书班,聚焦总书记赋予山西的转型发展和能源革命两大使命进行 探究式学习,引导广大领导干部静下来、深进去,深入交流研讨、共商转型之 策。坚持研读经典文献与重温总书记考察调研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相结 合,深切感悟总书记对山西工作的关怀支持、对山西人民的深情厚爱,坚定拥 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坚持集中学习研讨与深化调研思考 相结合,进一步找准加快推动转型发展的有力抓手,找准深化能源革命的突破 口,找准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路径方法。坚持学思践悟与做好全省重点工作相结 合,锚定到2030年基本实现转型发展、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坚定战略自信, 增强历史主动,积极担当作为,激发奋进“两个基本实现”目标的强大动力。
开展现场学习交流研讨,身临其境学。a总书记多次对山西省右玉县治沙造林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批示,为我们用好“右玉精神”这一宝贵财富、做好相关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右玉县地处晋蒙交界、毛乌素沙漠边缘。70多年来,右玉历届县委、县政府带领全县人民,坚持不懈植树造林,创造了荒漠变绿洲的生态奇迹,孕育了宝贵的“右玉精神”。山西省委常委班子赴右玉县开展现场学习交流研讨,重温总书记嘱托、感悟“右玉精神”、汲取奋进力量。通过实地参观、现场交流、亲身感悟,我们深切感到山西践行“两山”理论任重道远,必须持续推进相关工作,让绿水青山不断转化为人民群众致富的金山
银山。“右玉精神”是新时代山西的宝贵精神财富,我们一定要牢记总书记嘱 托,强化党性锤炼,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 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加快推动转型发展,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把“右玉精神” 学习好、传承好、弘扬好。
新征程上,我们要更加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更好用a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推动a总书记考察调研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在三晋大地落地生根,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山西篇章。
二、以从严从实的要求开展调查研究,转变工作作风、破解发展难题
将大兴调查研究作为重要内容,是这次主题教育的一个鲜明特色。调查研 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功。我们认真学习a总书记 关于调查研究的重要论述,按照党中央《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要求,在全省部署开展大调研行动,组织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 扑下身子、沉到一线,到困难多、群众意见集中、工作打不开局面的地方深入 调研,真正把情况摸清、把问题找准、把对策提实,使调研的过程成为发现问 题、解决问题、改进工作的过程。
坚持调研开路、系统部署。a总书记要求:“要大兴务实之风,抓好调查研究,在察实情、出实招、求实效上下功夫,把工作抓实、基础打实、步 子迈实,在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上取得明显实质性进展,以这次主题教育 为契机,将调查研究发扬光大。”今年年初,山西对事关全省高质量发展大局 的12个重大问题开展调研作出部署;
专题研究部署防风险保安全工作,对9个领域25个方面防风险调研作出安排。《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出 台后,我们加强统筹安排、完善调研思路,将上述调研活动全部纳入全省大调 研行动,并对照工作方案明确的12个方面内容进一步丰富拓展,省级层面明确 60个调研课题。实践中,坚持把落实中央要求与联系山西实际紧密结合起来、 把聚焦调研主题和创新调研方式紧密结合起来、把开展大调研与推动经济社会 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注重统筹调研时间和地点,坚决防止和纠正各种不良倾向。
坚持问题导向、创新方式。a总书记指出,开展调查研究,要“坚持问题导向,增强问题意识,敢于正视问题,善于发现问题,既看‘高楼大厦’ 又看‘背阴胡同’,真正把情况摸清、把问题找准、把对策提实”。我们树牢
问题意识,注重创新调研方式,推动大调研朝着“深、实、细、准、效”方向发展。紧紧围绕事关全省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重大问题,省委、省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分别领题“牢记领袖嘱托,加快转型发展”和“肩负神圣职责, 深化能源革命”,深入市、县广泛问计问策,沉入企业车间、工程一线、田间地头进行解剖麻雀式调研。同时,采取“四不两直”的方式,轻车简从、不打招呼,就汾河流域污染防治、太原环境空气质量等开展调研,发现问题、压实责任、督促整改。对调研中反映和发现的问题,列出问题清单、责任清单、任务清单,逐一明确责任部门、责任人、解决措施和完成时限,以问题的解决来推动转型发展、增进民生福祉。
坚持重在转化、促进工作。a总书记强调,要“注重调研成果转化运用,在调查的基础上深化研究,提高调研成果质量,切实把调研成果转化为解 决问题、改进工作的实际举措,防止调查多研究少、情况多分析少,提出的对 策建议大而化之、空洞抽象、不解决实际问题”。我们牢固树立学以致用、研 以促干的理念,自觉运用党的创新理论研究问题、分析材料,将经过充分研究、比较成熟的意见,转化为推动工作的思路办法和政策举措。例如,举行集体学 习研讨会,省委、省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围绕各自牵头的课题,集中研讨深入推 进转型发展和能源革命的新思路新举措,包括实施制造业振兴升级、能源产业 绿色转型等行动,用好产业链“链长制”、培育打造特色专业镇、科技成果转 化高地建设、比较优势转化机制等抓手,从科技创新、营商环境、经营主体、 要素配置等方面强化保障,进一步提升转型发展的动能和质量。同时,为强化 对转型发展的牵引推动,拟制定出台转型发展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客观度量发 展成效和转型进程,有效发挥“风向标”、“指挥棒”作用。
三、以彻底的自我革命精神抓好整改整治,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
通过集中教育推动全党以自我革命精神解决党风方面的突出问题,是一条重要历史经验。我们认真学习领会a总书记关于以学正风的重要论述,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学查改相贯通,对标党风要求找差距、对表党性要求查根源、对照党纪要求明举措,解决真问题、真解决问题,引导全省党员干部大兴务实之风、弘扬清廉之风、养成俭朴之风,保持为民、务实、清廉的政治本色。
狠抓专项整治,解决突出问题。坚持把问题整改贯穿主题教育始终,聚焦转型发展、能源革命、营商环境、生态环保、民生实事、基层建设等方面检视
问题28个,参加第一批主题教育的213家单位共检视问题1782个,都明确了牵头领导、责任单位、具体措施和整改时限。在全省部署开展“半拉子工程”、“形象工程”、“面子工程”和统计造假等专项整治,成立由相关省领导任组长的 专项整治领导小组,各市县同步成立领导小组,上下一体推进整治;
部署开展 物流成本偏高、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拖欠民营企业账款等“老大难”问题 专项整治,分管省领导主动领题、审核把关整治方案,相关职能部门同题共答, 项目化推进整治工作。
狠抓作风建设,涵养新风正气。驰而不息纠治“四风”,把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坚决反对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筑牢贯彻落实中 央八项规定及实施细则精神的堤坝。坚持纠“四风”、树新风并举,推进作风 建设常态化长效化,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牢记“三个务必”,涵养浩然正 气,抵制歪风邪气,更好担当作为,以优良党风带动社风民风向上向善。省委 常委班子带头,广大党员干部跟进,检视作风问题,保持清醒头脑,廉以修身, 俭以养德。
狠抓政治生态,建设清廉山西。坚定扛起主体责任,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扎实推进党的建设各项工作。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坚决查处国企、政法、地方金融、粮食购销、开发区建设等重点领域腐败问题。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政治家的标准要求自己,筑牢思想防线,坚守法纪红线,以身作则、以上率下,当好良好政治生态和社会风气的引领者、营造者、维护者。
四、以积极担当作为的精气神履职尽责,开创山西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这次主题教育的总要求是“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我们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学思想、见行动,担当作为、干事创业,多干解难题、促发展的实事,多办惠民生、纾民忧的好事,以山西高质量发展的新成效、全省人民群众的新福祉来检验主题教育成果。
谋大局、抓大事。a总书记高度关注山西等资源型地区经济发展情况, 深刻指出,“实现资源型地区经济转型发展,形成产业多元支撑的结构格局, 是山西经济发展需要深入思考和突破的重大课题”。我们紧抓转型发展和能源 革命重要窗口期,提高认知力、执行力、保障力、竞争力,知行合一推动资源 型经济转型,努力走出一条产业优、质量高、效益好、可持续的发展新路。加 快煤炭优质产能释放,稳妥推进煤电项目“上大压小”,持续推进能源结构优 化调整,不断巩固提升全国综合能源基地地位。今年一季度,山西地区生产总
值增长5.0%,实现稳中开局。1—4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3.6%,制造业、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速均快于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速,呈现出加快转型的强劲态势;
全省规模以上原煤产量4.44亿吨、增长4.6%,发电量增长8.5%、外送电量增长19.7%,充分发挥了新型能源综合基地的作用。
打基础、利长远。a总书记心系生态和文物保护工作,对山西提出“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抓好‘两山七河一流域’生态修复治理,扎实 实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全面提升文物保护利用和 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水平”等明确要求。我们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 启动实施“一泓清水入黄河”工程,坚持上下游、干支流、左右岸、水陆域一 体谋划,坚持治山、治水、治气、治城一体推进,坚持治污、调水、清淤、增 湿、绿岸一体实施,确保到2025年黄河流域国考断面稳定达到ⅲ类及以上水质 目标。按照新时代文物工作方针,推进高标准保护、高水平研究、高质量活化 利用,深度参与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积极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云冈学研究高 地,深入挖掘培育运城盐湖的生态价值、科研价值、历史文化价值和文旅康养 价值,推动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在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 族现代文明中彰显山西担当。
惠民生、解民忧。a总书记对山西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新型城镇化 建设、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等提出了明确要求。我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 想,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实施好17项民生政策提标扩面、 动态调整,办好12件民生实事,让老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开展县城产 业配套设施提质增效、市政公用设施提档升级、公共服务设施提标扩面、环境 基础设施提级扩能专项行动,增强综合承载能力和治理能力。坚持五级书记一 起抓,完善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帮扶机制和农村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机制,推 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上台阶、乡村全面振兴见实效。学习践行“千万工程” 经验,常态化推动抓d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促进基层d建、产业振兴、乡 村建设和乡村治理有机融合、一体见效。学习推广“浦江经验”,真心实意解 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
新征程上,我们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a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 牢记领袖教诲,顽强拼搏奋斗,扎实开展主题教育,矢志推进转型发展,朝着“两个基本实现”目标阔步奋进,不断开创山西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上闯出新路子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湖南新篇章
湖南省委书记沈晓明
(2023年7月21日)
中国式现代化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唯一正确道路。a总书记围绕中国式现代化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原创性提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和重大原则,初步构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体系,成为a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了科学指南,也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了中国方案。
a总书记在党的20d报告中作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 伟大复兴的战略部署,鲜明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 首要任务。党的十八大以来,a总书记3次到湖南考察、1次参加全国人大 湖南代表团审议。2020年9月a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时,勉励湖南“着力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内陆地区改革开放的高地, 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上闯出新路子,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展现新作为,在推动中 部地区崛起和长江经济带发展中彰显新担当,奋力谱写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的湖南新篇章”,为湖南描绘了“三高四新”的美好蓝图,其中 “四新”里的第一个“新”就是“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上闯出新路子”。湖南将 坚持以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体系为遵循,深入学习贯彻a总书记关于湖南 工作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锚定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埋头苦干、真抓实干,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湖南新篇章。
把牢记“国之大者”与彰显湖南担当结合起来。a总书记强调,“想问题、作决策,一定要对国之大者心中有数”“善于把地区和部门的工作融入 党和国家事业大棋局,做到既为一域争光、更为全局添彩”。实现高质量发展、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湖南新篇章,必须坚持“全国一盘棋”,深刻领会党中 央在关心什么、强调什么、最需要湖南担当什么,切实把国家所需与湖南所能 紧密结合起来。牢牢把握党的领导这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把坚 持党的全面领导落实到现代化建设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不折不扣贯彻党中央 大政方针和决策部署,始终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守好中国式现代化的本和源、根和魂。坚持观大势、谋大局、抓大事,从政治
上领会和落实a总书记关于湖南工作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把“三高四新”放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全局中加以理解和把握,找准湖南发展的历史方位,更加坚定地扛起党中央赋予湖南的使命任务,更加自觉地把a总书记一以贯之强调的重大事项执行到位,主动对接国家战略,积极服务“国之大者”,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彰显湖南担当、作出湖南贡献。
把细化战略布局与抓好战略实施结合起来。a总书记强调,“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统筹兼顾、系统谋划、整体推进”,正确处理好战略与策略等一系列重大关系。实现高质量发展、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湖南新篇章,必须既在战略上布好局,也在关键处落好子,善于把战略的坚定性和策略的灵活性统一起来。保持久久为功的定力,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对“三高四新”涉及的每个方面、每个领域都明确目标任务和量化指标,以标志性工程为抓手,一锤接着一锤敲,积小胜为大胜、以量变促质变。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制定符合实际的政策策略和具体举措,拿出只争朝夕的干劲,切实把确定的战略目标任务抓深入、抓具体、抓出效果,将“规划图”变成“施工图”“实景图”。
把解决发展不足与解决发展不优结合起来。a总书记指出,“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没有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就不可能全面建成社会主 义现代化强国”,并要求“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湖 南经济总量位居全国前十,但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实现高 质量发展、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湖南新篇章,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 发展理念,科学统筹经济发展质和量的关系,既通过质的有效提升引领量的合 理增长,又通过量的合理增长支撑质的有效提升。始终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 先,把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善于算大账、总账、长远账, 勇于承受转型升级带来的短期阵痛,下大力提升投入产出效益、优化产业结构、增强创新实力、改善营商环境、促进区域发展均衡、保护生态环境,切实以发 展“稳”保持经济基本盘“稳”,以发展“优”支撑经济质量“优”。
把强化产业支撑与强化科技支撑结合起来。a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不能走脱实向虚的路子,必须加快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中国式现代化关键在科技现代化”。2020年9月a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时嘱托我们要“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实现高质量发展、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湖南新篇章,必须紧紧抓住产业现代化和科
技现代化这两个关键,推动科技与产业深度融合、同向发力。坚持以打造国家 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为抓手,统筹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建链延链、未来产业加快布局,加快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涵盖一二三产业、具有湖 南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扎实推进长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4 4”科创工程、湘江科学城、长沙全球研发中心城市“四大标志性工程”,加大关键核 心技术集中攻关,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 着力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
把深化改革与扩大开放结合起来。a总书记指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探索性事业,还有许多未知领域,需要我们在实践中去大胆探索,通 过改革创新来推动事业发展”,“改革和开放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改革必然 要求开放,开放也必然要求改革”。湖湘文化有“敢为人先”的精髓特质,湖 南人的血液里有“睁眼看世界”的自觉。实现高质量发展、奋力谱写中国式现 代化湖南新篇章,必须发扬优秀湖湘文化精神,坚持改革和开放“双轮驱动”, 着力打造内陆地区改革开放高地。既坚持以改革促进开放,用好制度集成创新 这把“万能钥匙”,下大力破除各类弊端和障碍,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 好结合,不断优化政策环境、生态环境、营商环境、法治环境,吸引更多资源 要素向湖南集聚;
又注重以开放倒逼改革,以中国(湖南)自贸试验区、中非 经贸博览会等开放平台为抓手,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 放,带动国资国企、“放管服”、要素市场化、投融资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 改革取得新突破,增强改革的系统集成和协同高效,健全完善有利于高质量发 展的体制机制。
把促进经济发展与保护生态环境结合起来。a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实现高质量发展、奋力谱写中国式现 代化湖南新篇章,必须牢记“守护好一江碧水”的殷殷嘱托,坚持“共抓大保 护、不搞大开发”,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扎实推进长江治污治岸治渔,加强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 护和修复,筑牢“一江一湖三山四水”生态屏障,为子孙后代守护好赖以生存 的家园。坚持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积极探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实 现路径,建立健全生态保护补偿和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推动美丽湖南和生 态强省建设取得更大实效。
把促进城乡融合与促进区域协调结合起来。a总书记强调,“在现代化进程中,如何处理好工农关系、城乡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现代化的成败”。2013年11月a总书记考察湖南时,要求我们“加快形成结构合理、方式优化、区域协调、城乡一体的发展新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湖南新篇章,必须解决好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坚持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推进新型城镇化为抓手,不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全面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加快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和中心镇建设,强化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构建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完善区域协调发展体系,以长株潭一体化为引领,推动省内四大区域板块以及“一带一部”联动发展,促进各类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和高效集聚,提高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包容性。
把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结合起来。a总书记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实现中国梦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比翼双飞的发展过程。实现高质量发展、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湖南新篇章,必须坚持“富口袋”与“富脑袋”相统一。在厚植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湖南建设物质基础的同时,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不能物质的高楼大厦遍地林立,而精神的高楼大厦却坍塌了。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大力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守牢意识形态阵地, 继承革命文化、传承红色基因,推动包括湖湘文化在内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把“做大蛋糕”和“分好蛋糕”结合起来。a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实现高质量发展、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湖南新篇章,必须把促进共同富裕摆在突出位置,在“做大蛋糕”的同时“分好蛋糕”。紧紧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动摇,大力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依靠引进更多的经营主体、产业项目,为全省人民提供更优的就业岗位、更高的薪酬收入、更多的出彩机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不懈推进民生改善和社会建设,以标志性民生工程为抓手,下大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不断增进民生福祉,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推动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省人民。
把提高发展水平与守住安全底线结合起来。a总书记强调,“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必然会遇到各种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风险挑战、艰难险阻甚至惊涛骇浪,必须居安思危、未雨绸缪,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实现高质量发展、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湖南新篇章,必须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既用好“油门”确保不失速,又用好“刹车”确保不脱轨。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认真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不断增强“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积极主动预防和化解各领域风险隐患,坚决守住政治、意识形态、经济金融、社会稳定、安全生产、政府债务等领域的安全底线。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坚决防范干部队伍中存在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以及精神懈怠、脱离群众、消极腐败等风险,引导各级干部树立正确发展观政绩观,大兴务实之风、清廉之风、俭朴之风,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湖南新篇章提供坚强保证。
弘扬“蒙古马精神”和“三北精神”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闯出新路
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书记孙绍骋
(2023年7月24日)
6月5日至8日,a总书记亲临内蒙古考察,主持召开具有标志性意义的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和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座谈会,听取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工作汇报并发表重要讲话。这是a总书记到党中央工作后第4次来内蒙古考察,是内蒙古发展进程中又一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的大事, 全区2400多万各族人民备受鼓舞、倍感振奋。
自治区党委深刻领悟a总书记的深深政治关怀、重重期望嘱托,统筹 落实a总书记对内蒙古一以贯之的重要指示要求和这次考察时作出的新的 重要指示要求,动员全区上下紧紧围绕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闯出新路来、推 动内蒙古经济总量进入全国中游做好工作,以实际行动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闯新路、进中游,不是另起炉灶,也不能一味守成, 有的要坚持不变、一抓到底,有的则要加紧改变、重塑再造。必须坚定不移、 一抓到底的,是办好a总书记交给内蒙古的五大任务和全方位建设“模范 自治区”这两件大事;
需要加紧改变、重塑再造的,是产业结构、思想观念、 工作作风。无论“变”与“不变”,都要以实干出成果、求实效。
一、坚定不移办好两件大事
两件大事是深化落实a总书记对内蒙古重要指示精神的统领性要求, 是内蒙古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闯新路的关键性抓手。2022年自治区党委制定 了五大任务实施方案,前不久召开的自治区党委十一届六次全会审议通过了关 于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的决定,至此办好两件大事有了更为系统的战略谋划、更为完整的工作体系。近期自治区人大研究制定的6个促进条例也要集中出台, 这将为我们一张蓝图绘到底、办好两件大事提供法治保障。接下来我们要做的 就是撸起袖子加油干。
对五大任务,我们将对标对表a总书记这次考察时作出的新的重要指 示要求,把有关任务细化充实到具体实施方案中,纳入总台账和年度任务清单, 紧锣密鼓地推进落实。在建设成为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方面,按照习近 平总书记“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是内蒙古必须牢记的‘国之大者’” 的重要指示要求,立足内蒙古是我国治理荒漠化的主战场、防御沙尘暴的主防
线这个定位,在一如既往地做好已开展工作的同时,加快制定实施“三北”工程的总体规划和实施方案,着力打好黄河“几字弯”攻坚战和科尔沁、浑善达克两大沙地歼灭战,全力完成河西走廊—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任务,确保每年都有新的重大进展。
在建设成为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方面,按照a总书记“要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抓好安全生产”的重要指示要求,深刻吸取阿拉善盟新井煤矿坍塌事故等血的教训,一刻也不放松地加强安全生产工作,加快推进风险隐患大排查大整治,确保彻底整改到位。统筹抓好各领域风险防范化解,加大力度推进稳边固边,确保全区社会大局稳定。
在建设国家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方面,按照a总书记“推动传统能源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绿色能源,做大做强国家重要能源基地,是内蒙古发展的重中之重”的重要指示要求,全力完成国家煤电保供任务,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紧抓快干推进新能源发展,把现代能源经济这篇文章做好做精彩。
在建设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方面,按照a总书记“要发挥好农牧业优势”的重要指示要求,继续在突破“地、水、种和粮、肉、奶”的瓶颈制约上想办法,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设施农业发展和舍饲圈养、草种繁育,出台“奶九条”升级版,推动农牧业高质量发展。按照a总书记关于河套地区“不能搞大水漫灌”的重要指示要求,坚决向浪费水资源的行为“开刀”,推动各领域的水耗都降下来。
在打造我国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方面,按照a总书记“在联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中发挥更大作用”的重要指示要求,完善口岸基础设施,打造高水平开放平台,积极参与共建“一带一路”和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促进口岸和腹地联动发展,解决好中欧班列“酒肉穿肠过”问题,推动“经济通道”向“通道经济”转变、“过路经济”向“落地经济”转型。
对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我们将按照a总书记“以铸牢中华民族共 同体意识为主线”的重要指示要求,认真落实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的决定, 引导全区上下在感党恩听党话紧跟a总书记奋进新征程、铸牢中华民族共 同体意识、民族地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边疆民族地区走向共同富裕、兴 边稳边固边、边疆地区联通国内国际双循环、弘扬新风正气等七个方面做模范。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推动各项工作全面贯彻落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a总书记这次考察内蒙古时指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也是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等,都要紧紧围绕、毫不偏离这条主线”。这一重大论断,为我们进一步做好工作提供了根本方针。我们将全面对标检视,认真查找和整改工作中存在的不到位、有偏差的问题,将坚决贯彻、充分体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要求作为制定地方性法规、出台政策类文件的前置审核条件,从源头上保证各项工作都必须紧紧围绕、毫不偏离这条主线。
二是组织开展“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群众教育实践活动。为了解决一些群众对党的方针了解不够、对党的惠民政策感知不深、参与支持各项建设 的“主人翁”意识不强等问题,我们结合学习贯彻a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在全区328个基层党组织中开展“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 群众教育实践活动试点。接下来,我们将认真总结试点经验,在第二批主题教 育中全面推开这项活动,教育引导各族群众不断增强知党恩、念党好、跟党走 的自觉。
三是打响“北疆文化”品牌。充分挖掘和生动展现内蒙古大地上的厚重历史文化和丰富人文资源,融红色文化和草原文化、农耕文化、黄河文化、长城文化等于一体,打造以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守望相助、共同弘扬“蒙古马精神”和“三北精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基本内容的“北疆文化”品牌,让根植北疆大地的优秀文化在新时代火起来、活起来,为推进内蒙古现代化建设注入强大精神力量。
四是做好全面推行使用国家统编教材工作。进一步建强教师队伍、丰富教学资源、创新办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确保各民族青少年掌握和使用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更好地实现高质量就业、融入现代社会。
二、下大气力调结构、转观念、改作风
结构、观念、作风问题,一直是内蒙古发展中的“拦路虎”,具有很强的惯性和顽固性。我们将以a总书记对内蒙古的重要指示要求为指引,持续用力解决制约高质量发展的产业结构问题和干部队伍思想作风顽疾。
加快调整产业结构。按照a总书记“大力发展优势特色产业,积极探索资源型地区转型发展新路径”的重要指示要求,在继续做大能源资源产业的
同时,大力发展互补性、关联性强的产业,构建多元发展、多极支撑的现代化 产业体系。拉长能源产业链条,做好“煤头化尾”“追风逐日”的文章,以“绿” 为链,全产业链推进煤炭、新能源产业发展,千方百计把研发设计、装备制造、运维服务、市场营销等关联配套产业做大做强,打造具有较强竞争优势的特色 产业集群。推进稀土产业科技创新,有针对性地培育打造支柱产业和行业领头 羊。着力提高农牧业综合效益,抓好农畜产品精深加工和绿色有机品牌打造, 让更多的农畜产品“接二连三”,尽可能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加强区内旅游资 源开发,建设好旅游基础设施,吸引更多的游客到内蒙古旅游消费。对生物医 药、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要坚持不懈地往下做,积小胜为大胜。
着力转变思想观念。按照a总书记“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 念”的重要指示要求,教育引导全区上下坚决摒弃“我不如人”的念头、“发 展不用太急了”的想法、“重过程不重结果”的意识、“没有成方不敢开药” 的做法、“看眼前不看长远”的思维、“不讲细节、差不多就行”的心态、“重生产轻经营”的观念,以新观念好作风干好各项工作。最当紧的是和“我不如 人”的念头说再见,把在一些领域创一流、当标兵的雄心壮志树起来,充分发 挥内蒙古“羊、煤、土、气”、林草风光等资源优势和多重叠加的政策优势, 在优势特色产业领域加紧谋划实施一批标志性、引领性重大项目,积极抢占制 高点,以优势特色产业的领跑带动地区经济后来居上。树立“改错就是改革” 的观念,加快推进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审计监督指出、主题教育检视、调查研究发现、监督贯通协调平台汇总的问题整改,在改的过程中寻找解难题、促发展的思路和办法。树立“理顺和健全体制机制就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 观念,聚焦防沙治沙、节约用水、科研成果推广应用、开发区建设、与央企合 作、土地和碳汇指标交易、水权交易、信访代办、治理政府拖欠企业账款等, 尽快把相关制度机制建立起来,用机制改进工作、提升质效。树立“节约就是 增长、就是发展”的观念,继续深化“五个大起底”,对未处置的“半拉子” 工程、僵尸企业等一鼓作气攻下来,把能、水、粮、地、矿、材和人力等各领 域的资源节约工作都做起来,多给子孙后代留财富。树立“深化区域合作也是 开放”的观念,加强与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和东三省的联通,积极 承接国内先进产业转移。用好京蒙协作平台,深入实施“六个倍增计划”,深 化与北京的全方位合作,密切同雄安新区的合作联系,实现借力发展。
切实改进工作作风。按照a总书记关于以学正风的重要指示要求,加
快解决工作中“慢”“粗”“虚”的问题。深入开展“三多三少三慢”问题专项整治,持续推进“规范、精减、提速”,完善正向激励和反向惩戒机制,犒赏“快马”,鞭打“慢牛”,全力推动各项工作提速提质提效。坚决改变一些干部粗粗拉拉、大呼隆的毛病,推动各级凡事都往细里抓、往深里抓。从自治区层面带头做起,解决过度留痕和台账泛滥问题,大幅压减督查调度频次,让广大干部把心思和精力真正用在研究解决问题上。
三、以“蒙古马精神”和“三北精神”实打实干抓落实
贯彻落实好a总书记对内蒙古的重要指示要求,完成好闯新路、进中游的目标任务,必须心无旁骛地谋实事、干实事。我们将大力弘扬a总书记倡导的“吃苦耐劳、一往无前”的“蒙古马精神”和艰苦奋斗、无私奉献、锲而不舍、久久为功的“三北精神”,雷厉风行地动起来、干起来,以更大力度和更实举措推进各项事业发展。
增强报账意识、交卷意识、成果意识,把各项工作往实里抓、往成了干。一是静下心来研究解决问题。强化“有解思维”,组织各级领导干部对优化经 济布局、开发区建设管理、做大做强稀土产业、物流业提质增效等事关全局和 长远发展的重大问题,沉下心来调查研究,切实把工作从哪入手、重点抓什么、具体怎么干都想清楚、琢磨透,找出方法、拿出举措。二是一竿子插到底推动 落实。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主动担当作为,真抓实干、务求实效, 自觉做到“我开的会我贯彻,我作的批示我落实,我制定的政策我兑现,我做 的调研我推动”,以身作则、以上率下把工作做好。三是拿实实在在的成果交 卷。坚持全链条抓落实,研究问题就研究透,干工作就干彻底,做好抓落实的 “后半篇文章”,最终拿成果交卷,做到善始善终、善作善成。
开展经验成果大起底,让成果和经验由“盆景”变成“森林”。内蒙古有不少地方和部门单位的工作干得很好,但许多成果和经验还是一个个的“盆景”, 没有长成“树林”,更没有形成“森林”。我们将加大对各类成果和经验的挖 掘、总结、推广和运用力度,推动各方面互学互鉴、取长补短,不断增强以新 思路打开新局面的紧迫感和本领。同时,鼓励党员干部敢想敢干、创新创造, 努力形成有利于出成果出经验的良好生态。
当前,全党正在深入开展主题教育。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a总书记考察内蒙古时对我们提出的大兴务实之风、弘扬清廉之风、养成俭朴之风的重要要求,在中央指导组的精心指导下做好各项工作,推动第一批主题教育在继续
深入“学”的同时,加快“研”“查”“改”进度,努力以高标准的要求和高质量的成果,为第二批主题教育打好样。组织参加第二批主题教育的地方和部门单位提前谋划、按时启动,不折不扣完成好规定动作,结合实际谋划开展好自选动作,确保取得实效。
内蒙古有a总书记4次考察、10次重要讲话和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的宝贵政治财富,同时享有多重叠加的国家政策支持,还有全区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越来越足的发展干劲,正处于重大历史机遇期、各种优势集中彰显期、转型发展提速期。我们坚信,只要全区上下坚定信心、只争朝夕、实打实干,就一定能够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闯出新路来。
用好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公开讲话”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辽宁新篇章
辽宁省委书记郝鹏
(2023年7月26日)
在全党深入开展学习贯彻a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是 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学习实践中,我们越发深刻认识到,a新时 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 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 南。党的十八大以来,a总书记先后三次亲临辽宁考察,两次参加全国人 大会议辽宁代表团审议,多次就东北、辽宁振兴发展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 指示批示。这些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是a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辽宁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公开讲话”。我们必须牢记嘱 托,感恩奋进,不辱使命,全面学习领会a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准确理解把握a总书记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的精神实质、核心要义,将其 刻在脑海里、融入血液中、落到行动上,以超常规举措打好打赢新时代“辽沈 战役”,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辽宁新篇章。
深刻领会、准确把握辽宁在党和国家全局中的战略定位。a总书记2018 年9月在沈阳主持召开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时指出,东北地区维护国家国防安全、粮食安全、生态安全、能源安全、产业安全的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关乎 国家发展大局;
2019年8月,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上强调,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工农业基地,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具备很好的基础条件;
2022年8月, 在辽宁考察时,要求我们在新时代东北振兴上展现更大担当和作为。这些重要 论述明确了辽宁在全国大局中的战略定位、新的时代使命,是对辽宁的巨大信 任、厚望、重托。辽宁是新中国工业的重要摇篮和工业化的重要发源地,曾创 造过历史性辉煌,也要在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中重振雄风、再创辉煌。我们必 须在新时代东北振兴中发挥龙头和骨干作用,积极探索东北、辽宁振兴发展的 规律,探索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新突破的实践路径,求变图强实现率先突破, 竭尽所能支撑国家战略,当好老工业基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路径探索者、东 北全面振兴助力中国式现代化的担当奋进者、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 战略支撑者。
深刻领会、准确把握辽宁振兴发展所处的历史方位。a总书记亲自为
我们把脉定向,科学分析东北、辽宁振兴发展面临的形势,从2015年的“滚石 上山、爬坡过坎的关键阶段”到2022年的“辽宁高质量发展初见成效,振兴发 展迈出坚实步伐,党中央对辽宁的工作是肯定的”“我们对新时代东北全面振 兴充满信心、也充满期待”,再到今年新年贺词中强调“东北振兴蓄势待发”, 针对不同的发展阶段,为辽宁振兴发展指明方位、确立航标。同时也强调,东 北振兴还存在体制机制短板、经济结构短板、开放合作短板、思想观念短板。 这些重要论述指出了辽宁振兴发展的良好态势,既是鼓励、也是鞭策。我们必 须站位全国大局看辽宁、跳出辽宁看辽宁,全面审视辽宁的优势与劣势、机遇 与挑战,找准方位、保持定力,扬长避短、扬长克短、扬长补短,坚定不移地 干、久久为功地闯,集中精力办好辽宁的事情。我们在深入调查研究基础上, 作出一个重要判断:辽宁已经走出了多年来的最困难时期,全面振兴蓄势待发;
作出一个重要决策:抢抓“十四五”后三年重要窗口期、机遇期,全力实施全 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大干三年、奋斗三年,打一场新时代的“辽沈战役”。我们坚信,有以a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和亲切关怀,有辽宁振 兴发展的扎实基础和良好预期,有全省党员干部群众的万众一心和担当作为, 辽宁一定能实现新突破、谱写新篇章。
深刻领会、准确把握辽宁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总体要求。a总书记亲自为辽宁振兴发展擘画宏伟蓝图,明确目标要求。2013年3月,提出辽宁要大力实施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战略;
2018年9月,强调新时代东北振兴是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要从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角度去把握,加快形成营商环境好、创新能力强、生态环境优、发展活力足的东北振兴新局面,形成对国家重大战略的坚强支撑;
2019 年11月,提出“十四五”时期要有突破;
2021年11月,提出推动东北振兴取得新突破;
等等。这些重要论述突出了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全面从严治党这个根本保证,明确了辽宁振兴发展的目标任务,描绘了美好前景。我们必须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树牢强烈的发展意识,锚定发展目标不动摇, 以雷打不动的韧劲、奋勇争先的拼劲、真抓实干的干劲,高质量完成振兴发展
各项任务,确保今年经济增长赶上全国水平、明年超过全国水平、2025年如期实现“十四五”目标。更好统筹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下大力气抓企业、抓项目,以量变的积累实现质变,坚决不要带水分的经济增长、坚决不要带污染的经济增长、坚决不要带血的经济增长。
深刻领会、准确把握全面深化改革是辽宁振兴发展的治本之策。a总书记深刻指出,坚决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形成一个同市场完全对接、充满内在活力的体制机制,是推动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治本之策。a总书记要求我们坚持“三个下功夫”“五个有利于”,以优化营商环境为基础、全面深化改革;
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发展,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继续发展壮大;
等等。这些重要论述指出了辽宁存在问题的根源和解决问题的出路,给出了辽宁改革改什么、怎么改的答案,改革的基础是优化营商环境,着力点是完善体制机制,目的是激发发展活力。我们必须坚定改革信心,谋划一批“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大改革,推动一批“落一子而满盘活”的小切口改革,切实增强振兴发展活力。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先手棋、关键仗,加快打造营商环境“升级版”。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加强央企与地方合作,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壮大,积极招引外资企业,形成国企民企外企竞相发展的新局面。
深刻领会、准确把握创新驱动是辽宁振兴发展的内生动力。a总书记提出“以培育壮大新动能为重点,激发创新驱动内生动力”,要求我们加快形 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强调辽宁老工业基地是靠 实体经济起家的,新一轮振兴发展也要靠实体经济,要依靠创新把实体经济做 实、做强、做优;
要做好结构调整“三篇大文章”,形成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传 统制造业并驾齐驱、现代服务业和传统服务业相互促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 融合的产业发展新格局;
要时不我待推进科技自立自强,只争朝夕突破“卡脖 子”问题,努力把关键核心技术和装备制造业掌握在我们自己手里;
等等。这 些重要论述聚焦转型升级这个重点任务,突出创新这个战略支撑,为我们转方 式、调结构、换动能指明了主攻方向。我们必须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以科技创新引领、以数字化转型赋能,扎实推进新型工业化,打造数字辽宁、 智造强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聚焦完整性、先进性、安全 性,推进产业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加快建设具有辽宁特色的现代化产业 体系。用活用好全省创新资源,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区域科技创新中心。
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加快建设沈阳浑南科技城、大连英歌石科学城,高标准建设辽宁实验室,着力解决一批“卡脖子”难题,为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辽宁智慧。
深刻领会、准确把握协调发展是辽宁振兴发展的内在要求。a总书记要求我们科学统筹精准施策,构建协调发展新格局。着眼全国,强调要深入推 进东北振兴与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国家重 大战略的对接和交流合作。着眼东北,强调要加强重点区域和重点领域合作, 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着眼辽宁,强调要扎实推进区域一体化发展,有序推 进新型城镇化,促进资源枯竭地区转型发展;
等等。这些重要论述帮我们提升 了谋划全局的境界,为我们增强发展的整体性系统性协同性、服务和融入新发 展格局打开了思路。我们必须坚持区域互动、城乡联动、陆海统筹,加快“一 圈一带两区”建设,推进沈阳现代化都市圈一体化发展,高质量建设辽宁沿海 经济带,建设辽西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先导区,加快发展辽东绿色经济区,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增强县域经济综合实力,构建多极发力、多点支撑的区域 发展新格局。
深刻领会、准确把握绿色发展是辽宁振兴发展的鲜明底色。a总书记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要求我们更好支持生态 建设和粮食生产,巩固提升绿色发展优势。强调要把绿色发展理念贯穿到生态 保护、环境建设、生产制造、城市发展、人民生活等各个方面,坚持治山、治 水、治城一体推进;
要充分利用东北地区的独特资源和优势,推进寒地冰雪经 济加快发展;
等等。这些重要论述为我们守好“绿水青山”、赢得“金山银山”, 维护国家生态安全提供了遵循。我们必须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 质量发展之路,让振兴发展的底色更鲜明。深入推进污染防治,坚持山水林田 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让辽宁的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积极稳妥 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大力发展文化旅游、冰雪经济等绿色低碳产业,促进发展 方式绿色转型。加快农业强省建设,落实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保障国 家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
深刻领会、准确把握高水平对外开放是辽宁振兴发展的必由之路。a总书记要求我们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建设开放合作高地。强调要加快落实辽宁自由贸易试验区重点任务,发展优势产业群,实现多边合作、多方共赢;
要统筹贸易、投资、通道、平台,全面提高开放水平;
要转变观念、大胆
去闯,打造对外开放新前沿。这些重要论述,一脉相承、一以贯之、层层递进, 为辽宁更好转身向海、扩大对外开放指明了路径。辽宁地处东北亚经济圈核心 地带,是东北地区唯一的既沿海又沿边省份。我们必须以战略眼光、全球视野 来谋划对外开放,强化“枢纽”意识、“前沿”观念,高站位优化开放布局, 高标准打造开放环境,高质量发展开放型经济,高起点建设开放通道,高水平 提升开放平台能级,全力打造对外开放新前沿,努力把我省建设成为深度融入 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节点、国家向东向北开放的战略支撑、东 北亚区域合作的中心枢纽,让辽宁重新迈进沿海开放强省行列。稳步扩大制度 性开放,充分发挥辽宁自由贸易试验区示范带动作用,提高利用外资水平,既 留住优质“存量”、又吸引高质量“增量”。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深 化与rcep成员国经贸合作,扩大开放合作“朋友圈”,以高水平开放助力全面 振兴。
深刻领会、准确把握保障和改善民生是辽宁振兴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a总书记要求我们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更加关注补齐民生领域短板, 让人民群众共享东北振兴成果。强调要大力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让群众 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
要完善社会救助体系,保障好城乡生活困难人员 基本生活;
要高度关注“一老一幼”,大力发展老龄事业和老龄产业,促进未 成年人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心灵健康;
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用好红色 文化,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
等等。这些重要论述体现了a总书记对辽 宁父老乡亲的深情牵挂,为我们做好民生工作、增进民生福祉提供了指引。振 兴发展的根本目的是让人民过上更好的日子,让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我们必须增强宗旨意识,多怀心系群众的“人情味”,多沾深入群众 的“泥土味”,多留服务群众的“汗水味”,切实肩负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的神圣使命。扎实推进共同富裕,不断提高人民生活品质,既物质富足又精神 富有。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办实办好 就业、收入、教育、医疗、养老等民生事业,用我们的辛苦指数提高群众的幸 福指数。
深刻领会、准确把握全面从严治党是辽宁振兴发展的根本保证。a总书记指出,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是东北振兴的坚强保证,要求我们坚持党 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强调要全面净化党内政治生态,营造风清气正、昂扬 向上的社会氛围;
要加快建设一支高素质干部队伍,提高领导能力专业化水平;
要讲诚信、懂规矩、守纪律,真抓实干,出真招、办实事、求实效;
要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坚决查处各类腐败案件;
等等。这些重要论述为辽宁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持续净化政治生态指明了方向。我们必须坚决扛起管党治党政治责任,以自我革命精神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既要振兴发展硕果累累,也要政治生态海晏河清,为辽宁振兴发展提供坚强保证。坚持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推动形成选人用人靠工作、靠实绩、靠人品、靠公认的风气。积极转变作风,勇于担当实干,提高标准、拉高标杆,对标一流、追赶一流、成为一流。发扬斗争精神,坚决打赢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力争用3年左右时间基本清除腐败存量,进一步构建全面遏制增量、保障振兴发展的反腐败治理新格局。
思想引领方向,实干铸就辉煌。我们要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深入学习贯彻a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a总书记关于东北、辽宁振兴发展的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学出政治忠诚,学出使命担当,学出实干精神,学出深厚情怀,学出斗争本领,学出清醒坚定, 牢记嘱托、感恩奋进、不辱使命,以更加昂扬的奋斗姿态和更加饱满的精神状态,推动辽宁振兴取得新突破,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辽宁新篇章,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贡献辽宁力量。
浙江省委“八八战略”实施20周年新闻发布会发布稿
浙江省委书记 易炼红
(2023年7月6日)
各位媒体朋友,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上午好!非常感谢大家长期以来对浙江发展的关心和支持!我非常乐意向大家介绍“八八战略”实施20周年的情况。
“八八战略”是20年前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a同志在经过深入调查研 究和系统思考谋划后,为浙江量身制定的省域发展全面规划和顶层设计,指引 浙江率先开启了省域现代化先行探索。20年来,我们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 任接着一任干,坚定不移深入实施“八八战略”,推动之江大地发生了系统性、整体性的精彩蝶变,实现了由资源小省向经济大省、由外贸大省向开放强省、 由环境整治向美丽浙江、由总体小康到高水平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跃升,“五位 一体”和党的建设各领域全方位提升。浙江的山更绿、水更清、天更蓝、地更 净,城乡秀美、处处如画、步步见景,浙江人民的生活越来越美好,浙江发展 的道路越走越宽广,a总书记为浙江倾情擘画的宏伟蓝图一步一步变为现 实图景。
第一,“八八战略”指引浙江率先走出改革创新开放图强之路,展现了富民强省的生动图景。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时,着眼于破解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先天不足”和“成长的烦恼”,开创性提出“腾笼换鸟、凤凰涅槃”,强调“立 足浙江发展浙江、跳出浙江发展浙江”,部署实施人才强省战略、创新型省份 建设和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指引浙江率先转型发展,实现了富民强省。 20年来,全省地区生产总值连跨7个万亿级台阶、从2002年的8千亿元增加到2022 年的7.77万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从0.2万美元增加到1.76万美元、增长近8 倍,城乡居民收入分别连续22年、38年位居全国省区第一。浙江民营经济金字 招牌擦得更亮,入选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企业数连续24年居全国第一,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和单项冠军企业数量全国第一,数字经济成为浙江新的金名片。浙江开放发展标识更加鲜明,进出口规模跃居全国第3位,宁波舟山港货物吞吐量连续14年位居世界第一。浙江改革创新活力持续激发,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 更好结合,“四张清单一张网”“最多跑一次”、数字化改革、营商环境优化 提升等重大改革享誉全国,体制机制优势不断放大。今天的浙江,已经成为创
业创新的沃土、成为创造创富的乐地。
第二,“八八战略”指引浙江率先走上探索共同富裕之路,展现了均衡发展的生动图景。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时,开创性提出推进城乡一体化,把欠发达 地区和海洋经济发展作为我省新的经济增长点,擘画实施山海协作、百亿帮扶 致富等重大工程,率先建立为民办实事长效机制。2021年,又赋予浙江高质量 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光荣使命,指引浙江不断缩小“三大差距”,推动 城乡区域发展更加协调。20年来,全省城乡居民收入倍差从2.37缩小到1.9,地区居民收入最高最低倍差缩小到1.58。公共服务更加优质普惠,最低生活保障 标准居各省区第一,居民主要健康指标接近高收入经济体水平。群众精神文化 生活丰富多彩,农家书屋、农村文化礼堂全覆盖,“最美浙江人”效应持续放 大,浙江人民精神气质焕然一新。如今在浙江,乡村让城市更向往,“村咖”、民宿成为乡村经济新的增长点,吸引了不少有想法、干劲足的年轻人返乡创业 致富。“诗画江南、活力浙江”省域品牌进一步彰显,以杭州为例,西湖、大 运河、良渚古城遗址入选世界文化遗产,杭州国家版本馆、浙江美术馆、德寿 宫等成为全国游客“打卡”网红地,大家期待的之江文化中心也即将启用。
第三,“八八战略”指引浙江率先走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之路,展现了绿色发展的生动图景。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时,开创性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 银山,推动建设生态省、打造“绿色浙江”,部署实施“千万工程”、循环经 济“991”工程、环境整治“811”工程,指引浙江走出了绿色发展的道路。20 年来,浙江建成全国首个生态省,全域美丽大花园基本建成,现代版富春山居 图逐步呈现,“千万工程”造就了万千美丽乡村、造福了万千农民群众,获得 联合国地球卫士奖,今年5月总书记专门作出重要批示给予肯定。“两山”转化、生态富民之路越走越宽广,浙江的村庄开启了“绿富美”的蝶变之路。绿水青 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诞生地安吉余村,成功入选首届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最 佳旅游乡村;
总书记当年的联系点淳安下姜村,实现了从“穷山村”到“绿富 美”的华丽转身。
第四,“八八战略”指引浙江率先走出省域治理现代化之路,展现了共治共享的生动图景。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时,着眼“建立健全一整套良好的和谐社会运行机制”,先后就“平安浙江”“法治浙江”作出系统部署,指引浙江加快省域治理现代化。20年来,我们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和“浦江经验”,形成社会矛盾纠纷调处的闭环机制,来信来访总量持续下降。探索发展
全过程人民民主,形成了“民主恳谈”“有事好商量”“后陈经验”等一批基层民主实践品牌。建立健全风险闭环管控大平安机制,各类风险隐患得到有效防范化解,社会治安状况持续改善。法治化水平全面提升,“大综合一体化” 行政执法改革试点落地见效,诉源治理做法全国推广,法院收案数率先下降。如今的浙江,成为群众最有安全感、司法文明指数最高的省份之一,在省域层面创造了经济高速发展和社会平安稳定“两大奇迹”,社会越来越安定,生活越来越富裕,人民越来越安心。
第五,“八八战略”指引浙江率先走出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之路, 展现了勤廉奋进的生动图景。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时,强调“心无百姓莫为‘官’”, 党要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巩固八个基础、增强八种本领,执政重在基层,部 署开展机关效能建设等,指引浙江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取得显著成效。20年来, 我们全面构建贯彻a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和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闭环落实 机制,切实做到“总书记有号令、党中央有部署,浙江见行动”,实施红色根 脉强基工程,持续推进服务企业、服务群众、服务基层,让最讲党性、最讲政 治、最讲忠诚、最讲担当成为浙江鲜明标识。探索构建全面从严治党体系,全 域推进清廉浙江建设,打造亲清政商关系,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 以优良的党风促政风带民风,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不断巩固。
20年来,全省人民亲历见证“八八战略”带来的精彩蝶变,更加深刻感受 到a总书记对浙江人民、浙江大地的真挚感情和关心厚爱,更加深刻感受 到总书记的高超智慧、宏阔视野、为民情怀,发自内心地认同“八八战略”、 拥护“八八战略”、践行“八八战略”,发自内心地感恩总书记、拥戴总书记、追随总书记。
每到浙江发展的关键时刻,总书记都亲自提出明确要求、指引前进方向。 前不久,总书记对“八八战略”实施20周年作出重要指示,充分肯定浙江20年 来在“八八战略”指引下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对新征程上深入实施“八八战略” 提出了新的要求,让我们倍受鼓舞、倍感振奋。我们一定深刻领悟“两个确立” 的决定性意义,坚定不移沿着总书记指引的道路奋勇前进,感恩奋进、实干争 先,勇扛使命、勇闯新路,积极推进a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实 践探索,持续推动“八八战略”走深走实,强力推进创新深化改革攻坚开放提 升,在推进共同富裕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我就先介绍这些,谢谢大家!
扎实推动边疆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
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书记刘宁
(2023年7月20日)
学习贯彻a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习近 平总书记强调,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这个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 任务,以强化理论学习指导发展实践,以深化调查研究推动解决发展难题,把 学习和调研落实到完成党的20d部署的各项任务中去,以推动高质量发展的 新成效检验主题教育成果。广西自治区党委紧密结合实际,深入开展主题教育, 全面贯彻党的20d精神,深入贯彻落实a总书记对广西“五个更大”重 要要求、视察广西“4•27”重要讲话和对广西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坚持政策为大、项目为王、环境为本、创新为要,重实效、强实干、抓落实,坚定决心、增强信心、保持恒心、凝聚民心、提升慧心,把主题教育的实际成效转化为建 设新时代壮美广西的强大力量,努力在推动边疆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上展现更 大作为,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作出积极贡献。
一、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夯实边疆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根基
a总书记强调,中国式现代化不能走脱实向虚的路子,必须加快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作为边疆民族地区,广西后发展欠发达仍是最大的区情,但后发展具备高质量发展的后发优势,欠发达具备高质量发展的广阔空间。我们紧紧扭住产业这个强桂之基、富民之要,深入实施工业强桂战略和工业振兴三年行动,在全国首创工业振兴特派员制度,大力发展实体经济,打造形成10个千亿元级工业产业集群、4个千亿元园区和一批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糖、铝、汽车、机械、冶金等产业在全国形成较强竞争力。必须把强工业作为产业振兴首要,立足自身产业基础和资源禀赋,坚持把发展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动资源要素向实体经济集聚、政策措施向实体经济倾斜、工作力量向实体经济加强,在巩固传统产业优势地位的同时,勇于开辟新领域新赛道,培育竞争新优势,推进产业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建设具有完整性、先进性、安全性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在高质量发展竞争中赢得战略主动。
扎实做好“原字号”“老字号”“新字号”“外字号”四篇大文章,大力发展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加快提高制造业比重、提升制造业水平、夯实制造业基础,建设西部制造强区。提档升级“原字号”,重点发展糖、铝、锂、稀
土等资源优势产业,着力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推动产品结构从生产原材 料向生产中高端产品转换,建设原料保障可靠、精深加工突出、优势产品丰富、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产业链。转型发展“老字号”,强化“传统产业是广西工业 的家底和支柱、不能当成‘低端产业’简单退出”的意识,加快推动传统产业 转型升级,加大机器换人、设备换芯、生产换线力度,推动机械、汽车、建材、石化化工等传统主导产业提层次、强实力,优化升级全产业链。科技赋能“新 字号”,紧跟现代产业变革趋势,强化创新驱动,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深入实 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行动,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 料、高端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快成长、上规模,增强工业发展新动能。培育壮 大“外字号”,千方百计稳外贸稳外资,实施县(市、区)和产业园区利用外 资“破零倍增”计划,深入实施“千企开拓”外贸强基础工程,建好进口贸易 促进示范区,拓展优化外商投资“一站式”服务,加强外资项目要素供给,吸 引更多重大外资项目落户广西。用足用好综合性优惠政策,优化布局引导,把 “原字号”“老字号”产业链关键环节的“根”留在区内;
依托沿边临港产业 园区等平台载体,积极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吸引更多“新字号”“外字号” 产业链重要结构的“值”转移到我区发展。深入实施强龙头壮产业行动,打造 产业合作综合性平台,引进培育一批龙头企业、链主企业,集中优势资源打造 全国乃至全球万亿级产业集聚区。
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促进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推动生产 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 级,壮大发展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大力发展现代金融业,深入实施“引金入桂” 战略,积极发展绿色、普惠、科技、数字、跨境等“五个金融”,深化财政金 融联动,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深挖传统服务业潜力,落实落细住宿、餐饮、零售、交通运输等行业纾困扶持措施,加快实现服务业整体好转。千方 百计激活居民消费,引导企业增加高质量产品和服务供给,促进线上线下消费 融合发展,推动消费提质升级。
二、推动科技自立自强,增强边疆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动能
a总书记强调,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广西是富有创新传统的热土。我们立足优势、深挖潜力,深入实施科技强桂三年行动,出台广西科技创新条例,推行系列改革举措,创新型广西建设取得积极成效,跃居全国综合科技创新水平第二梯队,高新技术产业化水
平指数连续6年进入全国前十。必须坚持创新在发展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持续深化科技强桂行动,以创新发展引领经济发展,加快建设创新型广西,把科技创新这个“关键变量”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
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勇于求变、敢于求新、善于求质,坚持“产业出题、科技答题”,开展科技“尖峰”行动,推行“揭榜挂帅”“赛马制” 等项目组织管理方式,聚焦新能源汽车、工程机械、农业机械等领域,实施一批具有战略性全局性前瞻性的重大科技项目,力争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争取更多特色优势领域创新能力进入全国先进行列。完善政府投入刚性增长机制和社会多渠道投入激励机制,创建区内外联合研发、科技服务、创新联合体等平台,建设一批国家级创新平台和自治区实验室,实施中国—东盟科技创新提升计划和中国—东盟技术转移专项行动,加快建设面向东盟科技创新合作区、特色型知识产权强区、中国—东盟/rcep国际知识产权总部基地。
当前,广西企业科技研发投入不足、创新能力不强,这既是突出短板,也 是潜力所在。要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坚持“带土移植”“厚土培植”, 着力培养一批核心技术能力突出、集成创新能力强的创新型领军企业,让企业 在创新中站前排、挑大梁、唱主角。支持以企业为“盟主”组建创新联盟,推 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推动各类创新资源、要素、服务向企业集聚,加快科技成 果产业化进程。扎实推进人才强桂战略,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工作,大 力实施科技体制改革三年攻坚,实施更加积极的人才政策,加大“高精尖缺特” 人才培育引进力度,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打造区域性人 才集聚区和面向东盟的国际人才高地,加快建设人才强区,强化高质量发展的 人才支撑。
三、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拓展边疆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空间
a总书记强调,农业强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基,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新时代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任务。广西是传统农业大省区,做好“三农”工作、加快乡村振兴、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必须锚定建设农业强区目标,聚焦“守底线、抓发展、促振兴”,全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 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努力走出符合广西实际、具有广西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为高质量发展拓展广阔空间。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产业振兴是重中之重。a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 会议上强调“推动产业振兴,要把‘土特产’这3个字琢磨透。”结合广西实际, “土”就是大力开发生态旅游、民俗文化、休闲观光等乡土资源,在新的市场 环境、新的技术条件下,充分挖掘农业产业新功能、农村生态新价值;
“特” 就是突出地域特点,大力发展梧州六堡茶、横州茉莉花、百色芒果、容县沙田 柚等主导产业和特色产品,推出更多在全国叫得响的“桂字号”优质农业品牌;
“产”就是真正建成产业,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保鲜储藏、运输销售等,延 长农产品产业链,打造更多像柳州螺蛳粉这样的网红产品,高质量建设“10 3 n” 产业体系,积极创建一批国家级优势产业集群、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产业强 镇。通过持续深入做好“土特产”这篇大文章,促进乡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 提升乡村产业质量和效益。
乡村振兴是一个系统工程,要在推动产业振兴的同时,聚焦高质量发展要 求,统筹推进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加强乡村人才队伍 建设,实施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千雁万群”培育等人才支持计划,吸引更多 人才在乡村振兴中建功立业。大力弘扬优秀乡村文化,持续开展“铸魂、固本、塑形、惠民、传承、融合”六大行动,升级打造“壮美广西锦绣乡村”等文化 活动品牌。扎实推进生态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深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和农 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提高乡村基础设施完备度、公共服务便利度、人居 环境舒适度。不断健全完善党组织领导的乡村治理体系,开展基层d建“五基 三化”提升年行动,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坚持把保障粮 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作为建设农业强区的头等大事,落实好“长牙齿” 的耕地保护硬措施,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在4234.5万亩以上、粮食产量保持在274.1亿斤以上,把高质量发展建立在耕地足、粮食安全稳固基石之上。
四、积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激发边疆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活力
a总书记强调,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基点。广西背靠大西南、毗邻粤港澳、通衢东南亚,是我国唯一与东盟海陆相连的省 份和唯一沿海、沿江、沿边的自治区,有条件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上取得 更大突破,发挥更大作用。2022年,西部陆海新通道骨干工程平陆运河开工建 设,北部湾港海铁联运班列突破8800列、同比增长44%,集装箱吞吐量超700万 标箱、同比增长16.78%,东盟连续23年成为广西第一大贸易伙伴。必须牢牢把
握广西在全国发展大局中的突出特点,以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市场经营便利地为战略牵引,加快与东盟共挽、与大湾区相融,着力打通开放发展的“任督二脉”,把独特区位优势更好转化为开放发展优势,以高水平对外开放引领高质量发展。
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紧紧抓住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3.0版建设机遇,筹办好第20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积极服 务建设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高水平共建西部陆海新通道,全面 铺开平陆运河枢纽和航道建设,高质量实施rcep等国际经贸协定,高标准实施 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加快中国—东盟信息港、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门户等建 设,创新推进中国—东盟产业合作区建设,谋划高水平跨国跨境产业园区,更 好发挥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前沿和窗口作用。抢抓全球产业结构和布局调整过 程中孕育的新机遇,创新开展“投资广西”系列招商活动。务实高效推动近期 与越南、新加坡、马来西亚、柬埔寨等国家及广东、海南、贵州等省份达成的 系列协议落地。深入实施改革攻坚提升年行动,推出更多跨部门、跨行业、跨 领域的穿透性改革措施,以高能级改革引领高水平开放。坚持“两个毫不动摇”, 着力构建亲清政商关系,支持和引导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持续打造办事效率 高、开放程度高、法治保障高、宜商宜业宜成的一流营商环境。
深入落实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针对广西集老、少、边、 山、海于一体的区位条件、资源禀赋及发展水平差异大的特点,加快构建“两 轴、一区、一带”空间布局,以向海经济为纽带,优化珠江—西江发展轴和西 部陆海新通道发展轴,全面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积极对接共建“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发展、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加快通江 达海、向海图强步伐,促进沿海、沿江、沿边协同发展。加快南北钦防一体化 发展和左右江革命老区振兴发展,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积极推进以县城为重要 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构建以县城为枢纽、以小城镇为节点的县域经济体系。
五、加快增进民生福祉,提升边疆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成色
a总书记强调,人民幸福安康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最终目的。广西是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自治区,发展基础薄弱、民生欠账较多。我们牢记“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的叮嘱,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全区各族人民幸福美好生活更具品质更有品味。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让各族人
民日子越过越红火。
为人民创造高品质生活,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意义所在、价值所在。要全 面把握民生和发展相互牵动、互为条件的关系,把增进民生福祉作为高质量发 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财力向民生领域倾斜,集中力量抓好普惠性、基 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加快补齐民生领域和社会事业短板,扎实开展“为民 解忧办实事”系列行动,聚焦就业、托育、住房、养老等民生领域突出问题, 实打实解决一批发展所需、群众所盼的民生难题,让人民群众更有获得感、幸 福感、安全感。千方百计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探索多种渠道增加中低收入群众 要素收入,缩小城乡、区域、行业收入差距。坚持把就业作为最大民生工程、 民心工程,完善就业创业支持体系和多渠道灵活就业保障制度,突出抓好青年 人特别是大学毕业生就业,努力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加快推进教育 现代化,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 不断健全完善全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重心下移、资 源下沉。完善新时代人口发展战略,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新时代壮美广西建 设。
安全稳定事关百姓福祉,事关高质量发展全局。要加快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建设,推进新时代守边固边兴边,保持社会大局和谐稳定,打造美丽幸福边疆。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进一步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扎实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积极创建全国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示范城市,建设更高水平的法治广西、平安广西。深入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着力巩固发展民族团结、社会稳定、边疆安宁,坚决守住守牢守好祖国“南大门”。全面加强能源资源、主要产业链供应链等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有效防范化解重大经济金融风险,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
六、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为边疆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a总书记强调,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广西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和深厚的红色基因,我们持续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加快清廉广西建设,政治生态呈现向善向好的良好局面。必须坚持把管党治党责任抓在手上、扛在肩上,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用好百色起义、湘江战役等红色资源,在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上取得更大成效,引领保障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
全面从严治党是党永葆生机活力的必由之路,是以高质量d建保障高质量
发展的重要要求。要全面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 统领,坚持不懈用a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从坚定捍卫 “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高度,持续强化推动高质量发展 的行动和力量。抓紧抓牢“学思想”这一根本任务,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 统一,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切实把主题教育成果深化、内化、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能力和本领。在全区范围内开展“学思想强党 性重实践建新功,壮大实体经济、推动高质量发展调研服务”,牢牢聚焦稳中 求进、深化改革、提质升级、要素保障、降本增效、科技赋能、政策落实、产 业安全等实体经济发展的紧迫需求靠前做好服务,集中解决一批制约实体经济 和产业发展的突出问题。大兴调查研究,践行“深、实、细、准、效”五字诀, 推动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扑下身子、沉到经济社会发展一线, 研究边疆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切实把调研成果转化为推 进工作、战胜困难的实际成效。上下贯通、纵深推进清廉广西建设,努力取得 更多制度性成果和更大治理效能,以全面从严治党新成效为高质量发展保驾护 航。
a总书记多次强调“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大道至简、实干为要”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在中央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实干担当促进发 展”,要求“真抓实干、务求实效,聚焦问题、知难而进”。推动边疆民族地 区高质量发展,关键在人,关键在一个“实”字。我们研究出台《自治区党委 常委会带头重实效强实干抓落实的规定》,坚持领导带头、示范引领主题教育 全面铺开,将“重实效、强实干、抓落实”融入到主题教育和推动高质量发展 的全过程,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为干事者撑腰,形成能者上、优者 奖、庸者下、劣者汰的鲜明用人导向,以新气象新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新 成效。着力在重实效上下功夫,科学谋划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处理好速度与质 量、发展和安全、发展和环保、发展和防疫等重大关系,坚持问题导向、目标 导向、效果导向,增强“对标对表”“对账交账”意识,更好地在推动高质量 发展中谋实事、出实招、求实效。着力在强实干上下功夫,切实提高推动高质 量发展本领、服务群众本领、防范化解风险本领,以“人一之、我十之”的责 任感、“一日无为、三日不安”的紧迫感和“不进则退、退无可退”的危机感, 挺膺担当、攻坚克难,依靠顽强斗争打开高质量发展新天地。着力在抓落实上 下功夫,坚持领导干部带头抓落实、善于抓落实、层层抓落实,建立清单化、
项目化、实物化落实机制,推动高质量发展各项政策举措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尽收其效。
锚定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努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疆篇章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主席 艾尔肯吐尼亚孜
(2023年7月12日)
a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围绕构建新发展格局,增强 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作为向西开放的桥 头堡,新疆坚持以a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充分发挥“五 口通八国,一路连欧亚”的独特区位优势,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 积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统筹发展和稳定、发展和民生、发展和人心,着 力抓好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扎实推动事关长治久安的根本性、基础性、 长远性工作,努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作出新疆贡献。
一、充分认识新疆在全国大局中的战略定位,坚定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信心决心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a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新疆工作,习近 平总书记亲临新疆考察,召开第二次、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等多个重要 会议,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明确了社会稳定和长 治久安总目标,确立了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为新疆工作谋篇布局、把脉定向、掌舵领航。特别是2022年7月,a总书记再次亲临新疆考察,看望慰问各族干部群众,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为做好新形势下新疆工作注入了强 大的政治动力、精神动力和工作动力。近年来,自治区党委、政府对标完整准 确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着眼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立足新疆特殊区位优势 和资源禀赋,牢牢把握新疆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打造亚欧黄金 通道和向西开放的桥头堡、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支点、全国能源资源战略保 障基地、全国优质农牧产品重要供给基地、维护国家地缘安全的战略屏障等“五大战略定位”,团结带领全区各族干部群众,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真抓实干、务求实效,推动各项工作守正创新,取得了一系列新进展新突破。
锚定打造亚欧黄金通道和向西开放的桥头堡,加快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以“一港、两区、五大中心、口岸经济带”建设为抓手,全力推进核心区高质量发展,打造内陆开放和沿边开放高地。乌鲁木齐国际陆港区建设加快推进,喀什、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改革发展步入快车道,口岸经济发展提速,中欧(中亚)班列货运通道能力稳步提升,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网络体系建
设不断推进。2022年成功举办第七届中国—亚欧博览会,签约总额1.17万亿元、创历届之最;
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57%,增速为全国第一。特别是今年3月底, 中国新疆友好交流访问团出访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等国 家,签约了一批重要合作项目,新疆同周边中亚国家友好交流和经贸合作水平 得到全面提升。
锚定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支点,着力建设具有区域特色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立足新疆区位优势和资源禀赋,积极打造“八大产业集群”,石油化 工、硅基新材料、新型电力系统和现代煤化工等产业加快发展,2022年工业硅、多晶硅产量位居全国首位,占全国总产量的42.2%、41.4%,占全球总产量的33.6%、34.1%,新能源装机容量突破4400万千瓦、占全部电源装机容量的近40%。旅游兴疆战略持续推进,“新疆是个好地方”品牌美誉度和影响力不断提升。 大力构建支撑新疆高质量发展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2022年开工亿元以上重 大项目3433个、总投资约2.9万亿元。
锚定打造全国能源资源战略保障基地,全面推进新时代国家“三基地一通道”建设。积极发挥新疆油气、煤炭、矿产等资源和产业优势,加快建设大型煤炭基地、新能源项目、“疆电外送”第三通道配套电源、“西气东输”四线天然气管道工程等一批重大项目。2022年,煤炭产量突破4亿吨,“疆煤外运” 8000万吨、增长近一倍,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煤炭增产稳价保供任务;
“疆电外送”1240亿千瓦时、增长1.3%;
油气当量达到6310万吨、位居全国第一,西气东输突破651亿立方米,为国家能源安全保供作出重要贡献。
锚定打造全国优质农牧产品重要供给基地,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和农业强区建设。坚决扛起粮食安全政治责任,粮食工作方针由“区内平衡、略有结余” 转为“区内结余、供给国家”。2022年建成高标准农田715.38万亩、超出国家 任务71.38万亩,粮食总产量增加77.7万吨、占全国增量的五分之一,各类油料作物种植面积增加37.12万亩,今年以来已种植粮食3672.36万亩,为国家粮食 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给作出新贡献。开展棉花绿色高质高效行动,调整优化棉 花种植结构,试点棉花目标价格补贴与质量挂钩,棉花总产量保持在500万吨以上,棉花产业优势地位得到巩固和加强。大力实施林果业提质增效工程、畜牧 业振兴行动,主要林果产品、畜产品生产能力不断提升,质量效益持续提高。
锚定打造维护国家地缘安全的战略屏障,坚决维护新疆社会大局持续稳定。
时刻绷紧反分裂斗争、反恐维稳斗争这根弦,扎实推进反恐维稳法治化常态化,
确保社会大局持续和谐稳定。坚持年度财政支出70%以上用于民生领域,促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赋予经济社会发展更多政治意义,推动发展成果惠及民生、凝聚人心。积极推动文化润疆工程落地落实,2022年创作《掀起你的盖头来——新疆是个好地方》等优秀文艺作品40余部。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创建国家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22个,推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稳步推进新疆伊斯兰教中国化,全面落实党的宗教政策,依法加强宗教事务管理,促进宗教和睦和谐、健康发展。
新疆工作取得的显著成效充分证明,只要我们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完整准确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就一定能够攻坚克难、行稳致远,战胜一切风险挑战,开创新疆更加灿烂美好的明天。
二、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努力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新疆力量
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20d精神的开局之年。我们深入开展学习贯彻a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用a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和推进新疆工作,实现了经济社会发展“开门红”。一季度,全区生产总值增长4.9%。1—5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增速位居全国第9 位,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3.6%、增速位居全国第5位,外贸进出口增长85.9%、增速位居全国第1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29%、增速位居全国第7位。下一步, 我们将继续以a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20d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落实a总书记考察新疆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确保新疆工作始终沿着党中央指引的正确方向前进,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的新疆篇章。
着眼服务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加快建设新疆特色现代化产业体系。我们要按照a总书记的要求,充分发挥油气、煤炭、矿产、粮食、棉花、果蔬等资源和产业在全国经济大局中的重要作用。立足新疆资源禀赋优势,培育壮大油气生产加工产业集群,加快发展煤炭煤电煤化工产业集群,积极建设绿色矿业产业集群,推动建设粮油产业集群,加快建设棉花和纺织服装产业集群,打造绿色有机果蔬产业集群,建设优质畜产品产业集群,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更好发挥新疆在保障国家能源、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给方面的重要作用。深入实施旅游兴疆战略,打造“新疆是个好地方”文旅融合品牌。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力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创新驱动
发展试验区和乌昌石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高质量发展。
着眼支撑高质量发展,全力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a总书记指出, 要优化基础设施布局、结构、功能和发展模式,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我 们将围绕“疆内环起来、进出疆快起来、南北疆畅起来、进出境联起来”,积 极构建综合立体交通体系,加快铁路、公路、民航等项目建设,积极推进中吉 乌、中哈、中巴等国际铁路建设,推动国内国际互联互通。加快“西气东输” 和中哈液化石油气跨境管道工程建设,加快“疆电外送”“疆煤外运”通道及 配套工程建设。加快推进重大水资源配置和蓄水工程实施。实施数字新疆战略, 系统布局建设新型基础设施体系,积极融入国家“东数西算”工程。
着眼服务国家对外开放大局,扎实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a总书记指出,新疆要立足区位优势,建设好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以通道建设为依托扩大对内对外开放。我们将牢记“国之大者”,把新疆自身的区域性开放战略纳入国家向西开放的总体布局中,认真落实中国—中亚峰会取得的丰硕成果,充分发挥“东联西出”“西引东来”的重要作用,稳步推进乌鲁木齐国际陆港区建设,加快推动喀什、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积极构建联通欧亚的立体综合交通枢纽中心、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商贸物流中心、区域领先的文化科教中心、辐射周边的医疗服务中心,探索建设区域金融中心,推进口岸经济带建设,加快建设塔城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推动“通道经济”向“口岸经济”和“产业经济”转变。深化与周边国家特别是中亚五国全方位交流合作,加强同各兄弟省区市协作,全面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
着眼不断增进民生福祉,持续保障和改善民生。a总书记指出,要推动发展成果惠及民生、凝聚人心。我们将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全力落实2023年新疆十件民生实事。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力争2023年全区城镇新增就业人数46万人以上、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275万人次以上。巩固发展更加公平更高质量的基础教育, 大力发展以就业和产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持续实施全民健康工程和全民健身计划,推进国家和自治区级区域医疗中心、县级医院建设。大力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推进全民参保计划。完善住房保障体系,不断增强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着眼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美丽新疆。a总书记指出,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我们将坚持山水林田
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加快塔里木河流域、艾比湖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工程建设。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着力解决好“乌
—昌—石”等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问题。推进卡拉麦里、昆仑山等国家公园创建工作。健全全区统一的水资源管理体系,大力推广高效节水农业,提高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水平。稳步实施自治区“碳达峰十大行动”和“节能减排十大工程”,优化能耗“双控”管理,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
着眼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发扬斗争精神防范化解重大风险。a总书记指出,要统筹发展和安全,全力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困难和挑战,依靠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我们将进一步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保持依法严打高压态势不动摇,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和新疆社会大局稳定。优化完善风险管控机制,统筹防范化解金融、地方政府债务、房地产等经济领域风险。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积极做好应对各类风险挑战的准备,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安全保障。
三、扎实开展主题教育,推动高质量发展各项任务落实落地
深入开展主题教育,全面落实自治区党委十届八次全会精神、特别是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关于深入学习贯彻a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动新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和《关于促进南疆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锚定高质量发展这个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推动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取得新突破,确保新疆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不落伍、不掉队。
坚持党的领导,着力提升完整准确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的政治判断力。更加自觉地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把党的全面领导 贯彻落实到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不断提升政治能力,自觉把新疆工作放在党 和国家工作大局中思考谋划推进,不折不扣把a总书记和党中央的要求落 到实处,坚持依法治疆、团结稳疆、文化润疆、富民兴疆、长期建疆,扎实推 进事关新疆长治久安的根本性、基础性、长远性工作,奋力开创新疆社会稳定 和长治久安新局面。
坚持问题导向,着力提升运用党的创新理论破解难题的政治领悟力。牢牢把握“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直 面现实问题,在深入细致研究、反复调研论证的基础上,拿出破解难题的实招、
硬招,积极探索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实现途径。坚持运 用a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蕴含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决摒弃工作中的惯性思维、固化模式,切实打破各种 不合时宜、因循守旧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禁锢。深入实施全面深化改革攻坚 行动,着力破解各领域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以创新引领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 作打开新局面。
坚持担当作为,着力提升统筹谋划和推动工作落实的政治执行力。认真落实“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的工作要求,健全推动党中 央重大决策部署落实工作机制,不断推动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的贯彻落实。牢 牢扭住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坚持系统观念,运用战略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历史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统筹谋划新疆工作,切 实增强履职尽责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不断提升推动新疆高质量发展的 能力水平,在奋进中国式现代化新疆实践的新征程上谱写新的篇章。
坚持真学真懂真信真用务求入脑入心入魂入行
甘肃省省长任振鹤
(2023年7月14日)
新时代的伟大变革,充分证明a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具有强 大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正是有了这一思想的科学指引,党和国家事业才取 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 史进程。深入开展学习贯彻a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我 们要按照“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更加自觉深刻领悟 “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更加自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以真学真懂真信真用推动主题教育往深里走、实里走、心 里走,真正来一个理论大学习、思想大武装、能力大提升、发展大跨越。
一、a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一本读不完的大书”,务必下足常读常新的“真学”之功,切实树牢强烈的政治自觉
带着真情学,学出政治忠诚。满怀真心真情,厚植真挚情感,深切感受到a总书记是赢得全党全国人民衷心拥护爱戴的人民领袖,是实现中华民族 伟大复兴的领路人,深切感受到a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指导伟 大事业的伟大思想。品味真理的味道、汲取思想的力量、体悟领袖的伟大、昂 扬奋进的斗志,养成凡事从政治上考量的习惯,增强一切在大局下行事的主动, 切实把深厚感情转化成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高度 自觉,真正把对党绝对忠诚融入血脉、铸入灵魂、浸入骨髓。
带着信仰学,学出如磐信念。a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闪耀着信仰的光芒,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是其最鲜亮的底色。我们要始终带着信仰学,激发学习的内生动力和无限热情,在深学细悟、笃信笃行中强化自我修养、自我约束、自我改造,在思想淬炼、精神洗礼中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
带着责任学,学出过硬担当。从学习党的创新理论中增强知重负重、勇毅前行的拼劲韧劲,知责于心、担责于身,通过主题教育检验党的20d关于全 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主动构建新发展格局等战略部署落 实了没有、落实得好不好,检验党中央提出的重点任务、重点举措、重要政策、
重要要求贯彻得怎么样,检验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职责有没有担当起来,切实把学习成效转化为当好执行者、行动派和实干家的行动自觉,转化为加快发展、追赶跨越的坚定追求和现实作为。
带着问题学,学出思路办法。以新思想定向领航,向新思想寻策问道,坚持调研开路,运用党的创新理论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围绕重大指标、重 大产业、重大项目、重大政策等关乎长远的全局性问题,围绕破解水、电、能 耗、环境容量等制约发展的瓶颈性问题,围绕就业、教育、医疗、托育、住房、养老等群众关心的基础性问题,围绕营商环境优化、经营主体培育、金融服务 实体经济等影响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性问题,开展解剖麻雀式、跟踪问效式调研, 力求做到情况摸准、问题找准、对策提实,不断提高推动高质量发展本领、服 务群众本领、防范化解风险本领。
二、a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一座取不尽的富矿”,务必下足融会贯通的“真懂”之功,深切领会其中的精髓要义
a总书记在厦门工作时,对一位大学生朋友说,自己当年在陕西梁家 河窑洞的煤油灯下通读过三遍《资本论》,记了很多本笔记,阅读的体会就是, 要把马克思主义原著“厚的读薄,薄的读厚”。
我们学习a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同样要掌握这种深入浅出的 方法,既要一头钻进去,读透深刻内容,触类旁通、延展拓展,又要善于提炼 精髓精要,弄懂逻辑严密的科学体系、弄懂博大精深的核心要义、弄懂知行合 一的实践要求,特别是从理论渊源、探索形成和丰富发展的角度,重点学习、 深刻领悟、全面把握以“六个必须坚持”为重要体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掌握 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公开讲话”。细悟“必须坚持人民至上”, a总书记在河北正定时就强调我们共产党人“必须和人民群众建立深厚的 感情,一时一刻也不能脱离群众”,深刻诠释了我们党为人民谋幸福的价值目 标。细悟“必须坚持自信自立”,在陕西梁家河担任村党支部书记时,a 总书记就立志办大事,组织带领群众修道路、造淤地坝、办铁业社、打大口井、发展沼气,充分彰显了坚定信仰信念信心的精神气度。细悟“必须坚持守正创
新”,在福建宁德工作期间,a总书记提出“滴水穿石”“弱鸟先飞”的奋斗精神,为我们树立了坚守正道、敢为人先的精神榜样。细悟“必须坚持问题导向”,a总书记在《之江新语》中提出“问题就是时代的口号”,并且走遍浙江的山山水水,提出了指引浙江跨越发展的“八八战略”,为我们在解决问题中推动发展提供了方法指引。细悟“必须坚持系统观念”,a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时,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不仅凝结着对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之间关系的深邃思考,更是我们用普遍联系的、全面系统的、发展变化的观点观察事物,把握事物规律、推动事业发展的实践指南。细悟“必须坚持胸怀天下”,a总书记强调,“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一条重要历史经验就是坚持胸怀天下,始终关注人类前途命运”,这种站在制高点纵观大势的气度风范,为我们拓展世界眼光,找到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的制胜之道提供了重要遵循。
我们要坚持学思践悟,不仅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更要知其所以必然;
不仅知其言,更要知其义,真正搞清楚伟大思想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 逻辑,做到学懂弄通做实。
三、a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一盏指航向的明灯”,务必下足铭记于心的“真信”之功,牢牢把握前进的正确方向
科学理论引领伟大实践。新时代十年中国号巨轮之所以能够劈波斩浪、行稳致远,最根本的在于a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对甘肃来讲,我们取得的每一点成绩、每一个进步,都是以a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关心关怀的结果,都是a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a总书记对甘肃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擘画引领的结果。
面对经济发展“三期叠加”和“三重压力”影响,a总书记高瞻远瞩、运筹帷幄,作出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重大判断,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主 题、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 我国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新境界、书写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 新篇章。甘肃也实现了经济总量破万亿、财政收入过千亿的历史性跨越。
面对摆脱贫困圆梦小康的千年夙愿,a总书记响鼓重锤、亲力亲为, 提出并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基本方略,我国打赢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脱贫攻坚战、创造人类减贫史上的伟大奇迹。特别是a总书记对甘肃的脱贫格外牵心牵挂、念兹在兹,多次面对面、手把手、心贴心指导,甘肃撕下“苦
甲天下”的贫困标签,解决困扰陇原儿女千百年的绝对贫困问题,与全国一道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有了广大陇原儿女矢志追求的幸福美好生活。
面对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环境污染突出的矛盾问题,在a生态文明思想的科学指引下,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特别是a总书记要求甘肃努力构筑国家西部生态安全屏障,扭转了过去生态环境保护踩着西瓜皮往下滑的局面,有了祁连山生态治理的“由乱到治、大见成效”。
学之愈深,知之愈明,行之愈笃。伟大实践充分证明,a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新时代领航复兴征程的璀璨明灯,是指引前进方向的光辉旗帜,是做好一切工作的“纲”和“魂”,是我们必须终身学好的首修课、必修课、常修课。
四、a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一支蓄满力的利箭”,务必下足学以致用的“真用”之功,奋力开创发展的时代新篇
实践性是a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鲜明品格,“重实践、建新功”是这次主题教育总要求的重要方面,其着力重点就是推动高质量发展。当前,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仍是甘肃最突出的问题,经济欠发达仍是甘肃最基本的省情,缩小同全国差距仍是甘肃最紧迫的任务。我们要在主题教育中深学细照笃行,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之“矢”去射甘肃发展之“的”,深入落实a总书记对甘肃“八个着力”重要指示和“五个方面”工作要求,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这个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甘肃新篇章。
奋起直追争先进位。面对各地竞相发展的态势,我们将进一步强化不进则 退的危机意识,立下“弱鸟先飞”之志,蓄积“滴水穿石”之力,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巩固拓展经济运行向好态势,自我加压、全力追赶,力 争蹚出一条弯道超车、跨越发展的新路,努力跟上全国现代化建设的整体进程。
融入大局争作贡献。始终牢记“国之大者”,更好把国家所需、甘肃所能、群众所盼、未来所向统一起来,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和全国统一大市场,大力 提升粮食安全、能源资源保障、初级产品供给能力,加快玉米、马铃薯种业基 地建设,持续开展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特别是乘势而上促进新能源产业发展, 加快电力外送通道和抽水蓄能等重大工程建设,拓展“追风逐日”“风光无限” 新场景,打造全国重要的清洁能源及新材料基地,为国家大局作出甘肃贡献、
展现甘肃作为。
放大优势争取突破。立足生态屏障、能源基地、战略通道、开放枢纽的功能定位,充分发挥资源禀赋、科教人才、工业基础、地理区位等组合优势,加快破解城乡、区域、产业“三个不平衡”,特别是遵照“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的方向要求,一手抓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一手抓新兴产业培育壮大,加快构建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厚植富民兴陇的强劲动能。
协调并进争相发展。加力实施强科技、强工业、强省会、强县域行动,支持各市州、各县区立足功能定位,各展所长、竞相发力,形成你追我赶、百舸争流的良好态势。强化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构建“三廊六通道”综合交通运输主骨架,开工建设平庆铁路、兰张三四线铁路武张段,实施一批机场改扩建工程,不断增强基础设施对经济发展的支撑能力、对城乡居民生活的保障能力。
统筹兼顾争高守“底”。高效统筹发展和安全,保持“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坚决守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生态环境保护、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安全生产等底线任务,把发展建立在更加安全、更为可靠的基础之上,实现高 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尤其是把改善民生作为检验主题教育成效的 重要标尺,沉到一线体察民情,扑下身子为民解难,全力办好生态及地质灾害 避险搬迁等民生实事,以民生暖色彰显高质量发展成色。
推荐访问: 书记